数据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

细算中美经贸账(经济热点)

作为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的经贸关系牵动着市场神经,受到全球瞩目。尤其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升温,让两国经贸的一些热点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美对华贸易逆差是怎么回事?中美双向投资究竟谁更受益?中方知识产权保护有没有伤及美企?中美之间,谁在真正维护多边贸易和自由贸易?

把中美经贸关系中的这些基本问题理清楚、算明白,有利于准确把握两国经贸关系的来龙去脉、促进中美双边经贸平衡健康稳定发展。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部分专家,共同算一算中美经贸的几笔细账。

美对华贸易逆差到底有多少?

根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方法,美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少要比美方公布的数字少1/3

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的总额为3752亿美元;而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2758亿美元。美中贸易逆差究竟有多少?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认为:“目前的美中贸易状况是市场形成的,归根结底由中美两国经济结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决定。如果考虑到统计方法、转口贸易、服务贸易等因素,美中贸易逆差实际上没那么大。”

从统计方法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某一产品的生产流程通常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美国算法坚持将全部顺差都统计在终端产品出口国的头上,无法客观反映贸易失衡与价值分配。以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方法为据,才能真正显示一国在价值链中的获利情况。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说,以苹果手机为例,目前在中国加工组装的苹果手机,大量配件是从韩、日等地进口,“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实际上包含了美对日、韩等国的部分贸易逆差。”根据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的贸易增值计算方法,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规模至少要比美方公布的数字减少1/3。

从转口贸易看,中美两国贸易中有一部分是第三方转口的。在贸易统计中,美国把中国香港转口贸易额笼统地计算在中美贸易里,但这其中有很大比例是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过香港的贸易转口。另一方面,美方在做贸易统计时,出口金额按离岸价格计算,进口金额按到岸价格计算,从而将装卸、运输和保险等费用的双倍数额计入对华贸易逆差。

从服务贸易看,美国政府公布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并没有反映服务贸易,而中国正是美国服务贸易的最大顺差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美国服务业对华出口增长了5倍。2017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达541亿美元。“如果仅从货物贸易角度来讨论中美贸易失衡,而忽略了两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全貌,失之偏颇。”中国人民银行参事、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盛松成说。

可见,美中贸易逆差既是客观存在,也有统计假象;既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也与美国政府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大有关系。美国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放宽对华出口管制,其贸易逆差可减少35%左右。美国税制政策也不利于美增加出口。

事实上,不只对中国,美国对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贸易逆差,这是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体现。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低储蓄、高消费,在这种“提前消费”的需求环境下,美国必然依靠进口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贸易逆差。

此外,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客观上需要通过贸易赤字向全球提供美元,以平衡国际收支,减轻美通胀压力。美国可以直接用美元换取实物资源,并通过资本回流弥补“储蓄缺口”。美国位居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又拥有强势货币,能从其他经济体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产品来维持较低通胀率,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国商品,而这些又好又实惠的外国货也提高了美国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对美国而言,这是受益,而不是吃亏。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