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

本报记者李建文、通讯员黄子岳发自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基地新年开训现场——

雷霆出击啸长空

1月3日,华北某机场,寒风凛冽。数十架战机一字排开,蓄势待战。

上午10时许,习主席的开训动员训令通过视频直播响彻机场上空,令现场指战员的“战斗指数”迅速飙升。

“带开准备!”随着空军某飞行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张伟林一声令下,一场空战对抗、对地实弹突击的基地开训演练拉开帷幕。

启动、滑跑、加速……2架歼-11B战机发出怒吼直刺苍穹。紧接着,担负红蓝双方不同训练任务的4架歼-11B和2架教-10战机相继升空。

随后,2架担负战术导航任务的歼-11B超低空通场飞行,而红方担负夺取制空权任务的1架歼-11B遭到蓝方1架歼-11B的空中拦截。

跟踪、咬尾、锁定、摆脱……2架歼-11B展开一对一对抗空战,双方从中距打到近距,杀得难解难分。红方挂载实弹的另2架歼-11B乘势成功突防,2架挂载火箭弹的教-10也在空中掩护下突破蓝方防线。

此时,蓝方指挥所、机场飞机、车队等目标隐隐暴露在了红方战机的杀伤区内。转弯、修正、跃升、俯冲,2架歼-11B战机一系列连贯动作,蓝方目标被锁定。“嗖、嗖、嗖!”十余枚火箭弹喷吐着蓝色的火焰直奔目标而去。短暂静默后,爆炸声接连响起,蓝方指挥所被炸得灰飞烟灭。2架教-10战机也迅速加入攻击航线,只见一枚枚火箭弹弹射而出,蓝方机场顿时一片火海。

“只有训练敢打实弹,才能真正练就飞行员一剑封喉的本领。”塔台指挥员感慨道,“开训就打实弹,树立的是‘升空就是作战、起飞就是迎敌’的训练导向,考验的是指挥员和飞行员心理和技战术水平,有助于把空军实战化训练进一步推向深入。”

起飞、起飞、又起飞;攻击、攻击、再攻击!目睹新年训练场上尚未飘散的阵阵“狼烟”,记者有理由相信,以该基地为代表的空军部队必将遵照习主席关于大抓实战化训练的指示,在新时代的强军实践中飞出崭新航迹!

  空中霹雳

火箭军

本报记者王卫东、通讯员邓东睿发自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新年开训现场——

长剑昂首向九天

南国腹地,长剑昂首。

“号手就位!”随着旅长石鸿雁一声令下,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列队战阵迅即兵分多路,奔向各自战位。1月3日上午,在聆听习主席开训动员训令之后,作为战略导弹部队第一个“百发百中旅”,该旅官兵满怀豪情打响了新年实战化训练“第一枪”。

没有锣鼓响,不见彩旗飘。不远处指挥车内,作训参谋梅旭正通过荧屏上数十个监控画面,察看各点位实时训练情况。“开训如开战!”他眼中今年开训最大的亮点,就是融入训练计划、紧贴作战流程、突出真打实备。

在此起彼伏的口令声中,十余枚导弹相继竖起。去年亲手将该旅第200发导弹送上蓝天的指挥长莫徐建告诉记者,以前同时下口令让导弹整齐划一起竖的“假把式”,早已被赶出了训练场。

贴实战布阵,设危局练兵。记者来到导弹交接转载现场,但见模拟实战化环境装置生成的“大雨”、不期而来的各种特情,使号手们置身“枪林弹雨”。战罢车离,督战的发射四营营长陈雷相掐表一看,转载时间比上一次再次缩短——转载时间越短,意味着连续火力突击“空档”越少。

大山无言,弹道有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旅围绕“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核心能力要求,实现了从单纯实弹发射到复杂困难条件下战斗发射、从抽组骨干发射到随机抽点发射、从“点火”发射到集群控制发射的跃升,快速反击、战略打击能力有效提高。

长剑昂首向九天,凝神苦练任风寒。时近正午,官兵训练热情丝毫未减。有过多次参加开训经历的该旅二级军士长王光庭,还沉浸在三军统帅亲自发布开训训令的激动中,带领发射单元号手一次次重来。

新时代,新征程。观一招一式,闻一号一令,穿行在如火如荼的训练场,记者不禁被官兵对实现强军目标的憧憬与自信所感染: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常规导弹第一旅”必将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战略军种进程中写下更多“第一”,在九天之上划出更加壮美的强军弹道。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