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 办税事项“一键搞定”
重庆开启办税“零走路”时代
记者 田文生 实习生戢璐绮
“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完了!”住在重庆市巴南区的李琳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办完了二手房交易的手续,其中缴纳税款的环节,从取号到办结,不到5分钟。
李琳还记得,3年前她陪姨妈办理相同业务时,在办税环节,光排队就花了一个半小时,办理时也花了十几分钟。至今,她对当时办税大厅挤得水泄不通的场面记忆犹新,保安只能站在窗台上指挥秩序。
从“挤得像春运时的火车站”到“现场还有空凳子坐”的转变,缘于重庆市地方税务局(以下简称“地税局”)推出的存量房交易办税制度改革,用电子税务局做平台支撑二手房交易后,效率大幅提升。
和李琳一样,86.3%的重庆二手房交易双方都选择在网上预审材料,这样现场办税人员两分钟内就可办完,而在以前,最快也得十几分钟。
经测算,过去的办税环节,从开始排队到办结平均需要103分钟,如今缩短至22分钟。李琳是重庆今年第309941名办理二手房税款的人,这意味着,如果累计今年到重庆办理二手房缴税比过去节约的时间,约有47年。
百姓办税多走“网路”,少跑马路
“电子税务局是重庆大力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产物。”重庆市地税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安然介绍说,2016年7月1日,电子税务局上线运行,让人们离“足不出户办税”的目标越来越近。
税务干部传统的形象是,拎着公文包去往市场和企业,带着一堆发票去,收一包税款回来。过去,税务员按照区域“包干”,如今,各种经济体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想通过“划片包干”的方式做好税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天的重庆,已彻底告别了传统税收模式,纳税人最常见的申报缴税、备案申请等涉税事项,都能在电子税务局办理,老百姓点点鼠标就能搞定。
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办税员吕燕说,以前,公司由她和另一位同事负责办税,办一次税,赶路、等待和办理需要大半天,有时还可能一天办不下来。如今,几分钟就能在网上办好。
此外,过去需要每月计算税款额度,做出表格,再三核对后盖章,然后带到办税大厅办理,如果出错,还得重跑一趟。现在,应交的税款无需自己计算,在网上一目了然,进行比对即可,办税只需吕燕一人,她还能兼做销售、回收货款等工作,节约了人力。
重庆地税还推出了重庆地税App、二维码办税等“指尖服务”。目前,70%的重庆自然人纳税人选择了移动端纳税,今年已有超过122万人次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完成办税工作。
“在重庆地税,网络不是噱头,而是真真切切地成为税务工作的主渠道,纳税人可以更省心地多走‘网路’、少跑马路。”重庆市地税局电子税务管理中心主任沈轶说。除了那些需要到现场办理行政许可的项目外,通过为纳税人提供免费CA认证服务,绝大部分涉税业务都已上网,对于纳税人来说,95%以上的业务都能在网上办理。
沈轶透露,重庆地税正在努力将税收减免等审批事项也陆续放到网上。同时,正在解决技术和制度上的障碍,让微信支付、支付宝也能用于缴税,让老百姓可以更方便地“指尖办税”。
线下的办税厅也比过去更加智能、高效,“统计显示,在办税厅办理代开发票、综合服务等业务,平均办理时间为8分13秒,办税效率明显提高。”重庆市地税局纳税服务局副局长唐熙介绍,通过完善“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出件”的一窗式服务,办税节点减少了30%;推行的首问责任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用“流程清单”让纳税人按图索骥,“比过去清晰多了”。
通过实体智能办税厅与互联网的联动,纳税人可以通过移动端获取各办税场所排队等待数据、现场实景图像,自主选择办税场所、网上预约取号,实现供需平衡自动调节,“纳税人排队时间平均缩短近40%。”
在巴南区,前台一次性办结的比例高达98%。“以往税务人员办的多是信息核查等技术含量很低的重复劳动,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后,这些简单的劳动交给了‘机器’,‘人’的活力得以解放,聚焦更重要、更复杂的事情,为纳税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巴南区地税局局长黄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