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事的营业厅已经关门。

加大投入

用上老婆身份证,又“拿”了4部手机

尝到甜头后,孙先生又分别于2017年1月1日、5月30日、8月1日、8月21日,在该营业厅参加活动。活动规则除了1月份的那次有点复杂,其余均和第一次大同小异,但根据所选手机的不同,孙先生通过信用卡支付给该营业厅的费用也更多了。

今年5月30日,孙先生选择的是一部三星S8手机,通过信用卡向营业厅一次性支付约1.5万元。协议上注明,这些钱会分12个月返还给他。孙先生说,在办理过程中,营业厅工作人员发现他名下的电话卡数量已经超出规定,不能用他的身份证继续办理电话卡了。但工作人员并没有不让孙先生参加活动,而是“建议”孙先生用妻子的身份证办理电话卡,继续让他参加“零元购机”活动。

随后的8月1日和8月21日,孙先生又在该营业厅分别选了一部苹果7 Plus手机,两次各向营业厅支付15176元。同样,协议注明这些钱分12个月返还。

问题来了

从8月开始,说好的“返还款”没了

孙先生告诉扬子晚报消费评审团记者,从去年12月到今年8月,他在该营业厅5次参加“零元购机”活动,共得5部手机,用自己或妻子的身份证办理过7张电话卡。因为营业厅工作人员说有“考核任务”,参加活动必须办卡。

他说,在今年8月之前,这5部手机所涉及到的费用,都能准时返还。其中,第一部手机的所有费用,到今年8月刚好全部还清。但从今年8月(含)至今,另外四部手机的返还款他一分钱都没拿到!

因为付款给营业厅时用的是信用卡,现在孙先生每月要自己掏钱还4千多元,每个月拿的工资,基本上都用来还信用卡了。

“我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孙先生当着记者的面算了一笔账。这五次活动,他总共支出55928元,得到的五部手机,即便是按照手机厂商的官方指导价格(一般来说,实际购机会便宜几百元),总共价值28900元,营业厅目前总共返还给他11091元,他损失15937元。另外,办理贷款7957元,营业厅只替他还了3716元,还有4241元需要他个人偿还。加起来,孙先生现在实际损失20178元!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