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予历史文物新生命 擦亮中国的“金色名片”

“太震撼了!有了这些活的博物馆,就不要去博物馆了。”看到国家文物局的这些展示,前来参观的一位民众不住的发出这样的感叹,他希望这些好的文创产品能够更多的走进老百姓生活。

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现场,国家文物局的展示的莫高窟图景。未来网记者 杨佩颖摄。

文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被称为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国家的“金色名片”。互联网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可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合理利用就是保护好、传承好文物的有效途径。

周航易介绍,“目前,很多重点保护的洞窟已经进不去了,因为外面的环境及人工活动会对洞窟的环境改变很大,利用技术将它们还原后,能更好的保护这些文物。这些文化元素收集后有利于接下来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这是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大会博览会,国家文物局担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

2016年,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各方力量利用文物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推动了互联网+文物教育,互联网+文物旅游,互联网+文物动漫游戏,互联网+文物文创、互联网+文物素材创新等系列创新工程,将互联网平台和文物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沟通现代与过去,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记忆,成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全新手段。

据王勇超介绍,目前全国有200家左右的企业参与历史文物的数字保护工作。

如今,数字敦煌、公众考古等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成果惠及民众,走进学校,互联网+文物教育成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让文化行业的服务形态更加多样化。”参与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的王勇超对互联网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复活”深有感触,他认为,要推进文物进学校,进入大众视野,需要更快的推进与互联网的方式融合,既要有行政手段的支持同时还要考虑的市场培育,要让文物“活”起来,最关键的是要打通上下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