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

“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了不起”来形容中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的成就。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展现出非凡的远见和担当。就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上强调,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一字之变,预示着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最大的“命门”。对于立志建成网络强国的中国来说,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显得尤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突破核心技术,人才是关键。“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

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加大对信息化领军人才支持力度,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和信息化管理人才。吸引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建立海外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对需要引进的特殊人才,降低永久居留权门槛,探索建立技术移民制度,提高我国在全球配置人才资源能力。

长期以来,在技术发展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要关起门来,另起炉灶,彻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靠自主创新谋发展,否则总跟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追不上。另一种观点认为,要开放创新,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不然也追不上。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绝对了一些,没有辩证看待问题。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推动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6年10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提出要努力做到“六个加快”: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加快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加快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快增强网络空间安全防御能力,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加快提升我国对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

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适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适应了新时代分两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新要求,为中国发展擘画了新蓝图,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新引擎。

“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2016年9月3日,杭州,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提出中国方案——“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种变化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需要各国合力推动,在充分放大和加速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增长方式设定为杭州峰会重点议题,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创新增长蓝图》,还通过了《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数字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一个多月后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随着网络强国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电子商务系列政策措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行动的实施,中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创新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不仅在经济领域,也为国家管理开辟新途径,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新手段。“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今天,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最大牵挂。在发展互联网上,他也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比城市,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把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向农村,他要求,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发展智能制造,带动更多人创新创业;瞄准农业现代化主攻方向,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帮助广大农民增加收入;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在总书记看来,发展互联网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