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特殊患者的到来
当地时间11月20日,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中毛眼科合作中心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患者。这位老人名叫卡卡·迪亚罗(Kaka Diallo),65岁,来自距离毛里塔尼亚首都400公里的西南部城市塞利巴比。
迪亚罗和她的老照片
早在半年前,老人深感眼睛有诸多不适,无法看清楚东西,在生活起居上更是不方便。于是,她从400公里以外的塞利巴比到首都的国家医疗中心来治疗眼睛。医生告诉她,她的眼睛患了白内障,需要做手术,然而老人说她无法负担对她们来说昂贵的手术费用。医生又跟她说中国医生半年后就要来了,他们将免费为当地有需要却没有经济能力的人做白内障手术,所以医生建议老人半年后再来首都接受治疗。
一听到这个消息,老人激动不已,尽管身体有不适,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耐心等待中国医生的到来。
11月19日,由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起的援非活动“光明行”医疗专家组一行8人顺利抵达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光明行”的中国医生来了,这次,老人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再次来到首都治疗,而这个时候,她已经近乎失明。
老人见到中国医生后,倍感亲切,她向医生们说明,她眼睛看不清楚,很不舒服,晚上觉也睡不安稳。主任医师刘华教授在为她做检查的时候告诉她,她的眼睛状况非常糟糕,不适合做手术。老人听不懂医生的专业解释,只是一直拉着医生的手乞求道:“我看不清楚,我也睡不着,我非常难受,你们一定要帮帮我。”
最后,刘华医师还是决定为她手术。尽管老人心中有紧张不安的情绪,但还是坚定地上了手术台,接受中国医生的手术。刘华医师熟练且专业地操作着,手术有条不紊地进行。
手术很快就顺利结束。手术后老人激动地说道:“太棒了,手术进行地太快了,当我还在紧张焦虑的时候,医生就让我坐起来了。”
第二天,老人如约来到眼科合作中心进行复查。复查的时候她带来了一张老照片,和一段首批中国援毛塔医疗队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8年,虽然已隔半个世纪,但照片保存的非常好。从黑白照片中仍然可以清晰看到三位中国医生与毛塔当地人围坐在一个方桌上吃饭,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1968年4月,中国援外医疗队第一次走进毛里塔尼亚,在毛塔全国范围内共设有四个医疗点,老人的家乡塞利巴比便是其中之一。那时的她才刚15岁,已经结婚,她与她的丈夫都在当地医院工作。
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她家里,当时他们邀请医疗队的三位医生到家里吃饭,所以才有了这张黑白老照片。
摄于1968年的首批援毛医疗队照片
老人一拿出这张照片,黑龙江省援毛里塔尼亚医疗队第32批医疗队和此次光明行活动的医疗专家组成员们都沸腾了,一起围坐着仔细地看这张老照片,试图看清楚里面中国医生的面孔。医疗队首都医院分队队长程柏先生请老人坐下,让她讲讲当年的故事。
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老人激动不已
程队长及当地媒体人与老人热情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