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监管机制

原文:建立诚信分类监管机制。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依法采取市场进入限制,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长效机制。

解读:近几年来,本市在构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事中事后监管机制手段上不断出新。2016年,全市45部门联合签订了《北京市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对于失信对象,45部门将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如:工商部门对行业主管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和失信评价的当事人实施市场准入和任职资格限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工商部门的信息和数据,在供应土地时进行必要限制;市财政局可对当事人在一定期限内依法限制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市住建委、市商务委可对当事人的投标项目、投标活动的行为依法予以限制等。文/本报记者王薇  原文: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实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大幅精简前置审批事项,并在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逐步推广。

投资项目承诺制年内试点

解读:所谓“承诺制”,也就是说相关审批部门制定各领域相应的承诺制制度及标准,企业只需对照这一标准,做出符合这一审批标准的承诺即可。

投资项目承诺制,将在位于亦庄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试点。据了解,目前已经着手制定试点方案,预计年底前启动。经济技术开发区试点后,“三城一区”也将进行试点,待试点成熟后将推广至全市。文/本报记者林艳

“单一窗口”标准版推北京试点

原文: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北京试点建设,探索京津冀区域“单一窗口”互联互通。

解读: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实现申报人通过电子口岸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提交满足口岸管理和国际贸易相关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相关办事部门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共享数据信息、实施职能管理,处理状态(结果),统一通过“单一窗口”反馈给申报人。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已列入国家口岸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第二批7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自2017年8月1日正式开始,至8月31日结束。据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本市将结合国家口岸办的《关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框架意见》,依托北京电子口岸暨“单一窗口”一期建设成果,以北京新机场建设和推进京津冀协同为应用突破,开展二期建设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把北京“单一窗口”打造成为一个“互联网+口岸”模式的通关物流服务平台,构建与北京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北京版”单一窗口。文/本报记者林艳

编制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指数

原文:加强与国际标准的对接,编制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指数,进一步提高重点产业功能区投入产出效率,促进提质增效升级。

解读:编制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指数,将是本市改革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一项重要的政策突破,也是第一次提出“发展指数”这一概念。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编制重点产业功能区的产业指数,将和众多要素挂钩,包括土地利用、产出,以及将与国际上著名的产业发展区进行比较,以这些指标为基础,来综合设立发展指数,“像人均产出、地均产出、土地指标、人口指标、环境指标、就业指标等等,都会综合进行设计”。

据了解,目前“发展指数”编制工作已在着手进行,为编制工作进行过全市摸底,相关部门已掌握产业功能区一些基础数据,具体编制工作将在明年推进完成。文/本报记者林艳

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

原文: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解读:设立市级融资担保基金,将是北京中小微企业能享受的一项重大利好。据了解,今年年底计划由财政出资,设立北京市级融资担保基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保障。据了解,这一市级担保基金,将利用融资担保机构资本金系数的放大效应,降低融资成本。“担保基金根据原始资金有一定系数,但是通过财政信誉的担保可以放大,形成更大的规模,来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文/本报记者 林艳

市场监管整合年底有望出方案

原文:改革监管执法体制,制定市场监管领域职能和机构整合的改革方案,整合监管力量,推进综合执法,切实解决多头监管、重复监管问题。

解读:在大力推进“放管服”背景下,除了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之外,还将解决后续政府监管中的问题,如捋顺政府部门监管层级的职能划分问题。此次出台的《实施方案》,也明确了监管体制的改革问题。据了解,政府监管改革方面,市级层面将逐步减少直接执法职能,除了国家规定要求省部级执行的任务之外,将更多的执法权限和责任都下移到区里。“市级主要负责制定规范,以及负责对区级的督查这方面,执法任务将基本下放由基层来承担,做实基层,以形成市区监管权力更好的划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市场涉及监管领域职能和机构整合的改革方案,将由市编办负责牵头推进,预计于年底前完成。据市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研究这一改革方案。文/本报记者 林艳

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原文:设立北京科技创新基金,重点投向高端“硬技术”创新和前端原始创新,引导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高端科研成果在京转化。

解读: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是政府主导的北京市科技领域股权投资母基金,致力于支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通过与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社会资本形成合力,面向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等创新源头。文/本报记者雷嘉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