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莆田,是木雕、莆仙戏、仙作和错金银等诸多传统技艺,但也更是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的一场演出,带动10万人就业和近60亿元年产值的一门手艺,以及一个不忘初心的六代传承。
具体而言,莆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43个;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生产遗产行保护研究基地2个,并设立了福建省唯一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这座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的非遗传承密码?
郑春晖创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
密码一:接续传统
在莆田,诸多非遗项目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以最为著名的莆田木雕为例,其发端为寺庙古建雕饰和佛教、妈祖造像,早在北宋时期就开始盛行,现存于莆田市博物馆的两尊宋代妈祖神像就出于仙游艺人之手,雕刻手法洗练,风格古朴。千年以来,莆田木雕工艺自成流派,其“修光”技艺堪称一绝:修面栩栩如生,磨光亦可鉴人。
莆仙戏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同样起源于唐宋年间,并大盛于明清,是现存的中国最古老而又独特的地方剧种之一,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南戏遗响”之美誉。老舍先生曾以“可爱莆仙戏,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诗句盛赞莆仙戏。
而错金银工艺的历史则更有悠久,早在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就出现了这一技艺的装饰图案,并在春秋中晚期开始兴盛起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清末社会动荡,错金银工艺从皇宫流出,一度消声匿迹,失传了近半个世纪。如今错金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国王的先祖张阿罕在香港有幸传此技艺,并使这个在清道光之后就极为罕见、几近绝迹的错金银工艺得以保留及传承。
莆田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也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相当发达,到了明代,“仙作”古典工艺家具已经具备了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整体艺术风格。到了清代则进入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