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艺术学校南音专业学生在进行表演。
泉州南音: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起源于晋、唐时期,又称“南乐”“南管”“弦管”等,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南音的乐器,主要的有横抱曲颈琵琶、十目九节洞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种,其演奏形式,还保留着汉代相和歌“执节者歌”的表演形式。
“泉州南音传衍千年仍然生机勃勃,传播广泛,深受海内外华侨华人的喜爱。”泉州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府舍长夏永西说。
据了解,弦管曲谱用“乂工六思一”五个简明表音汉字记音,对应宫商角徵羽五音,填入曲词,配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而自成体系,至今仍保存三千多首。音乐分为器乐曲、套曲和清唱曲三大部分,常简称为“指”“谱”“曲”,保留了许多古调名、古牌名、古语古音,蕴涵着晋清商乐、唐宋大曲、燕乐、佛曲以及宋元南戏音乐等的遗绪遗韵。
泉州南音福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李白燕介绍,南音已进入中小学课堂,有些南音特长的学生在“小升初”入学考试中会有相应的加分。此外,“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已经举办了11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举办了27届,都好评如潮。
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三千悬丝闪耀东方智慧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优秀实践名册”,实现了我国在此项目零的突破。
泉州提线木偶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飞鸿介绍,传统提线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三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多的可达20余条,现代木偶舞台演出区域扩展,提线可达6尺,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