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形成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

据民政部统计,“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地方大力支持社区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农村覆盖率超过50%的目标。2016年,民政部联合财政部启动了中央财政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3.5万个,社区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7.6万个。

对于社区养老机构屡屡遭遇抵制的现象,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过程中,出现过居民对嵌入式养老机构的进驻排斥、阻挠,导致原本是民生工程的嵌入式养老机构最后“无疾而终”的情况。以海口市白龙北路普亲养护中心为例,由于受邻避效应的影响,居民纷纷阻挠机构的进驻,企业被迫停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应积极化解“邻避效应”,一方面要做好关爱老年人的宣传工作,打破居民心理忌讳;另一方面,在选址上,可以先从闲置厂房、校舍等入手,与居民小区保持适当距离,打造和谐相处的样板。此外,养老院可以向附近老年人提供优先入住、居家服务等优惠措施,让“家门口的养老院”获得居民认同。在新建小区内,要将养老服务设施作为社区必备的设施纳入公建配套方案中,做到前期有规划,避免后期“邻避效应”的产生。

据介绍,目前全国社区养老机构和设施以及社区互助型养老服务设施大部分属于政府及社会组织主办,属于公益性质;少部分属于企业主办,属于盈利性质。

在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方面,一些地方已出现亮点,有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这位负责人表示,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要突出问题导向,探索解决社区养老服务中的瓶颈问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经验,各地民政部门应做好相关工作,包括建立政府领导及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领导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和工作督促指导机制,并有效发挥其作用;建立需求评估制度,开展试点地区特殊和困难老年人筛查摸底工作并建立数据库,探索建立依申请、经评估提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满足城乡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失智、失独、空巢、留守、高龄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社会组织或机构、企业,推动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格局;探索顶层统一管理和基层多种主体提供服务相结合的“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养老产品和技术应用,促进供需双方对接;支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推进医养结合,使老年人在居家和社区获得方便、快捷、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支持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开辟养老服务设施等。

(文中业主姓名均为化名)

记者 李超 通讯员邓青青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