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新举措

公益管护+生态项目倾斜,增贫困户劳务收入

成为生态护林员一年半,卧龙特区卧龙镇转经楼村洞口组的张树均最大的变化是,家里添置了冰箱、彩电。

张树均家有三口人,儿子身有残疾,他和老伴均已年近六旬。由于卧龙特区内严禁采伐山林、垦荒种田,他家的两亩水浇地连糊口都成问题,只能靠打临工维持生计。

去年4月,经过层层选拔,张树均成为卧龙乃至四川省首批生态护林员。按照规定,他每个月巡山20天,每年工作8个月,收入1万元。有了这笔收入,预计年底,张树均的“穷帽子”将彻底摘掉。

“实践证明,一个生态护林员岗位足以带动2.3个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在生态工程中优先考虑选聘贫困户,也能带动一批人奔康。”四川省林业厅造林处相关负责人介绍,45个深度贫困县是林业资源富集区,也是生态脆弱区。

因此,除了培育涉林产业之外,另一条带动贫困户摘帽的路子是持续增加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和生态建设力度,增加农牧民的劳务收入。

《意见》设置的目标是,在2016年的基础上,今年新增深度贫困县生态护林员指标8000个,新增生态公益岗位15000个,利用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契机,每年为贫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500个以上。

深度贫困县生态脆弱的现状,如要扭转,管护之外仍要治理。《意见》提出生态建设项目和资金倾斜方案——今后四年,每年安排深度贫困县公益林建设任务不低于四川省总任务的60%。结合深度贫困县与干旱河谷地区重合的现实,每年安排治理资金不低于四川省总量的50%。同时,国家新增生态建设资金总量的七成以上,也将投向深度贫困县。

在各生态项目实施过程中,用工、物资采购,则尽量在项目地解决,四川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所有措施都剑指“山增绿、管得好、能致富”这个中心目标。

3新手段

生态扶贫纳入目标考核,建立奖惩机制

去年,四川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060.2亿元,比上年增加395.9亿元,增长14.86%。各贫困县农户人均林业收入突破1300元大关。而综合上半年数据,四川省林业产业今年有望突破3400亿元大关,贫困县人均林业收入将接近1500元。

但如要确保目标和前述各项措施落地,政策仍需加码。

政策层面,四川省将制定出台《造林绿化专业合作社指导意见》。四川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介绍,造林专业合作社是为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户设立造林劳务输出组织,“林业部门将会对这些合作社进行技能培训,今后的生态建设项目建设任务,优先考虑他们承接。”

同时,四川省正谋划把符合条件的深度贫困县纳入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扩面范围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建设范围,优先将集体天然林补化进入公益林。

而在技术支持领域,今年起四川省将启动专项科技攻关和送技术下乡行动。前者是筛选适宜深度贫困县的科研成果与技术标准。后者则是,分区域编辑藏汉、彝汉双语技术手册、技术年历,免费发放给贫困群众。同时,组织专家服务团深入45个县开展全覆盖技术指导,省市县三级联动培训基层林农10万人次。

在考核领域,四川将建立生态助推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机制,逐年明确深度贫困县林业脱贫攻坚项目、资金和政策,并建立奖惩机制。

“总之,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确保深度贫困县的奔康路上不落下一户一人。”包建华说,目前相关项目、资金和人员正在筹备当中,最迟在国庆节,即可向各地分解下达、派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