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带来的新老矛盾错综交织,基层社会治理陷入“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能用”的困境,新办法路在何方?

苏州市吴中区的探索是:以“大数据”手段为核心支撑,以“两份清单”为“根本大法”,打造一张边界清晰、责任到位的治理“网格”,通过线上智能化平台+线下大联动中心这个“中枢系统”,建成一个集采集上报、指挥派遣、处理反馈、考核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操作系统,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

  划“实”网格不留死角

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8月5日中午,吴中区社会综合治理联动中心巡查员金俭和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在自己的“辖区”苏苑新村巡查。骑到北区13幢1单元门口时,发现绿化带上有堆建筑垃圾,马上拿出手机拍照取证。随后的33分钟内,记者亲眼见证了吴中区社会治理处置问题的“实”功夫:

12:08,金俭通过“巡查通”APP把相关信息成功上报给区大联动中心。25秒后,系统显示中心“签收”,并已“派发”至高新区分中心。

12:18,吴中高新区苑北社区党委副书记、三级网格长沈许琴的手机“网格通”APP响起。她点击“认领”任务,随即通知小区物业处理。

12:31,小区保洁员用三轮车拖走了这堆建筑垃圾,绿化带恢复清洁。

12:35,吴中高新区分中心把“已处理”反馈到区中心,并配上处理前后的对比照片。

12:41,区中心签收任务,安排巡查员回访核实。至此,一起绿化带堆放建筑垃圾的事件顺利解决,前后仅半小时。

“社会治理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既要有速度又要有质量,就必须下大决心整合力量整合资源,这里既有管理体制的变革,也有运行机制的创新,其背后,是政府从管理到治理的自我革命。”苏州市副市长、吴中区委书记金洁说,此前几年的“网格化”建设中,区人社、民政、治安等职能部门都在基层派驻了协管员,建起了自己的管理“网格”,初步统计有17个之多。这些大小不一、职能各异的“网格”既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也有无人问津的“死角”。现在按照“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整合成“一张网”,把相关人员全部下派到最前一线,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把网格做“实”。

做“实”必须做“细”。吴中划分了镇(街道)、村(社区)、片区三级网格。其中第三级网格的数量由村(社区)的两委班子人数决定,有多少人就分多少片区,每人负责一块。目前吴中高新区、木渎镇、横泾街道三个首批试点区域共划成67个二级网格、269个三级网格,做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