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2016年10月 海南文昌 长五遥一发射现场 刘立东与国家技能大师崔蕴_副本

2016年10月,在海南文昌发射基地“长五”遥一发射现场,刘立东(右)与国家技能大师崔蕴。本人供图

敢于担当 有志者终可事成

在2009年年初刘立东刚一参加工作时,时隔“长七”火箭方案论证并未多久。怀着求学期间沉淀多年的航天梦,刘立东开始参与“长七”火箭结构总体设计工作,这一“战”跨越九年,3000多个日日夜夜,刘立东埋首铸箭,待到“长七”火箭奔向苍穹时,才坦言终于交出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长七”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具备近地轨道13.5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5.5吨的运载能力,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或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将承担载人航天货运飞船等发射任务,未来也可以承担商业航天和国内其它航天器的发射任务。

刘立东介绍说,研发“长七”火箭是基于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二期考虑,二期要发射货运飞船,“长七”火箭就是针对此而配套的一枚新型火箭。

“‘长七’火箭刚立项时曾定名为长征二号F/H,即长征二号F换型运载火箭,这也是‘长七’火箭的前身,其中‘H’就是‘换’的意思。”刘立东解释说,在立项初期,“长七”火箭就是基于长征二号F火箭更换推进剂和发动机论证开始的。

然而,随着论证方案的逐步深入,“长七”火箭除了箭体直径和长征二号F火箭保持一致,都为3.35米外,助推器直径不变都为2.25米外,其余系统如箭体结构、发动机、增压输送、电气等设计方案都进行了升级和更新。

严格而言,“长七”火箭已成了一枚全新的火箭。“以发动机为例,之前的火箭发动机都是常规型号,而‘长七’火箭为了满足更大推力,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发动机,前者要求常温环境,后者需要低温环境。”刘立东说。

“仅是更换发动机,就涉及到捆绑结构、底部热环境等条件更改,推力大了,传力结构要更改,捆绑链接需要重新设计,推进剂换了,涉及低温环境,则要考虑绝热结构、贮箱内部各种电气产品的更换和重新设计,考虑密封性、相容性、安全性等等。”刘立东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对于一枚新型火箭的设计要求。

而“长七”火箭如此全方位的改动和升级令刘立东和同事们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挑战和技术难点。

因为负责火箭型号总体设计工作,压在刘立东肩上的担子更为重要。为了圆满解决传统箭体直径限制下无法安装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问题,令火箭方案设计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入职不到半年的刘立东积极联合各系统进行技术攻关。

“我当时也是硬着头皮上,协调相关单位从发动机设计、箭体结构设计,到摆动分析、其他配套产品,逐一开展分析,连续攻坚两个月,最终基本圆满解决了总体布局问题。”刘立东坦言,发动机问题是他入职半年所遇到的第一大挑战,两个月的持续攻坚证明了总体方案和设计思路的正确,也令刘立东获得三项国防发明专利,为长七火箭的顺利研制奠定基础。

初次挑战给刘立东留下深刻印象,也令他深深意识到航天是一个大系统概念,需要各个单位系统集智联合、统一协调,而刘立东作为总体设计人员,更需要在其中扮演好平衡者和沟通者的角色,保证总体方案的顺利进行。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