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惠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素不相识的人围坐在图书馆中安静看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图书馆工作人员“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则是一次文化的传递。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公共图书馆法(草案)》,从立法的高度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投入,让“书虫”的免费阅读没有障碍。

而此前,国家颁布《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规范和界定了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和义务,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十八大以来,我国着眼于实现文化小康,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其中一个重要制度设计和工作抓手,就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中央制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确定了14个小类22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国家标准。

贫穷不拒绝文化,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脱贫。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相衔接,坚持反弹琵琶、精准扶贫,助推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文化小康。中央有关部门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实施百县万村综合文化中心工程,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持建设1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让贫困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文化之光。

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文化走出去步伐

历史上,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今天,“中国故事”还在续写,“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掀开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G20杭州峰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多个国际重要场合,利用主题演讲、署名文章等形式,以生动的语言、鲜明的表达、国际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在世界上掀起强劲的中国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译成22个语种、25个版本,在海内外已经发行了625万余册,中国理念、中国制度、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理解和认可。

交流促相知,相知促相亲。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用好中医药、中国美食、中国园林、中国功夫等文化名片,持续打造“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文化交流品牌,使中华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显著增强。

感染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已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这些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增长迅猛,2016年文化产品出口额786.7亿美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8.6倍;图书版权输出1万种,输出和引进品种比例由2012年的1∶1.9提高到2016年的1∶1.6。这些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凝结的正是当代中国人的所思所想,是中国文化的精气神。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4日 01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