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激发中华文化精气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述评
光明日报记者 张玉玲
近日,杭州歌剧舞剧院的《遇见大运河》在法国巴黎会议宫表演厅上演,用艺术的方式向法国米迪运河致意。从2014年首演以来,这场文化遗产舞剧已演出百余场,走过中国大运河沿线6省2市,今年又从法国开启了世界巡演之旅,搭建起东西方交流沟通的桥梁,传播当代中华文化的精气神。润物无声,巡演唤起人们对自然、历史的敬畏;改革创新,文化的根脉在传承,文化的基因在生发。这只是文化体制改革成效的一个小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文化战线高举改革旗帜、聚焦“四梁八柱”、锐意攻坚克难,在巩固已往改革成果基础上,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取得一批开拓性、引领性、标志性的制度创新成果。通过改革,进一步激发了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强顶层设计:搭好文化体制改革的“梁”和“柱”
一枝古藤,千颗种子。苏州博物馆用创意让历史“活”起来,从明代书法家文徵明亲手种植的那棵500多年的紫藤树上,采集种子,加上精细雅致的外包装,名为“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热销给各国参观者,文化生生不息之美悄然播撒。
五千多年的文明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今天怎样让更多的文化“种子”重新绽放,彰显当代中国人的精气神?在新的形势下,又如何进一步破解制约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是需要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来作答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谋划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要求,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先后制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出台“两个效益”相统一、媒体融合发展、特殊管理股试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40多个改革文件,进一步明确改革的目标思路和任务举措,细化了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搭建起文化制度体系的“梁”和“柱”。
改革,争在朝夕、重在成效。改革愈深入,愈显“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断力和执行力。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建立任务台账、加强督察问效,重点任务进展一月一反馈、一季一督察,跟踪效果、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确定的104项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已完成97项,其余7项正在抓紧推进之中。
激发创新活力:做优做强做大文化产业
近年来,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文化产业却难能可贵地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6年文化产业还交出“双突破”的“成绩单”:文化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首次突破4%。这成绩来自于,十八大以来着眼“供给侧”用劲发力,积极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布局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向哪里转移。”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幸福产业,既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支撑。
企业是经济最活跃的细胞,文化企业的成长见证着文化产业的活力迸发。来自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超过322万户,同比增长22.4%,比全国企业数量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目前,沪深两市文化上市公司达103家,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3.21%,其中营业收入超100亿元的有10家,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板块”。
数字的变化折射理念的变化。“文化+”与教育、信息、旅游、体育、建筑设计及相关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特别是对接“互联网+”战略,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也拓展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