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介自称是拉卡拉的员工,可为申请者走内部渠道审核。

有小贷平台利润超100%

校园贷的产生,正是由于学生一直存在消费需求。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了4524亿元,同比增长4.7%;2017年这一规模达到4743亿元;到2019年,这一数字预计突破5000亿元。

网贷平台涉足校园消费一般分两种方式:与电商服务平台合作提供分期消费或直接提供现金贷款。

华兴资本早期FA团队华兴Alpha项目总监张润田告诉新京报记者,校园贷平台的盈利也主要来自电商平台的销售分成和借贷利差。“实际上从涉足校园消费的主流网贷平台看,其盈利并不高,甚至有的前几年还处在亏损状态。毕竟普通学生正常的借款需求和偿付能力是有上限的,但是有些小贷公司凭着高利息和少投入,可能短期实现了比较高的利润。”

网贷平台与网络小贷平台的区别是,网贷平台属中介性质,资金来源靠募集;而网络小贷平台则属借贷公司,靠自有资金放贷。

一位曾从事校园市场的网络小贷平台工作人员称,2015年有些做校园市场的网络小贷平台利润甚至超过100%,这也引来更多的参与者。

一时间,高利贷、裸条借贷、暴力催收、个人信息被盗用等问题频频出现。彼时,年化利息50%以上的借贷也随处可见,而到期不能偿还的滞纳金更是吓人,日息甚至超过1%。这种现象使得后来许多企业也成立网络小贷平台,意欲从中分一杯羹。

校园贷进入“最严监管”

2016年,校园贷走入“监管时代”,形成对校园贷的整治之风。今年6月28日,银监会、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扎住了网贷的校园贷业务口子;“堵偏门”的同时“开正门”,引导银行进入校园金融市场。这几乎是自校园贷出现以来最严的监管了。

一纸禁令效果如何?按照网贷之家的数据,除停业和问题平台,尚有1800多家网贷平台。而根据盈灿咨询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6月23日,全国共有62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校园贷业务,已有59家校园贷平台选择退出校园贷市场。其中37家平台选择关闭业务,占总数的63%;有22家平台选择放弃校园贷业务转战其他业务,占比为37%。

表面上看这一数字是令人兴奋的,实际上直至今日,还有为数众多的借贷平台仍暗渡陈仓,盘踞在校园贷市场。

其实在监管层发出禁令后还向学生放贷的平台,远不止这些。冰山之下,犹有暗流。

新京报记者发现,相比这些从网站搜索便可以查到的网贷平台,另外一些借贷平台只是一个微信公众平台,没有App,有的甚至连公司网站也没有,便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学生借贷市场。这些微信公众平台包括优优仟袋、生生米、今速花等,仅记者所见便超过30个。

这种借贷平台多数是一些从小贷公司演变而成的网络小贷平台,其特点是:以自有资金放贷,贷款审核条件宽松,有些甚至宣称“无视黑白、不查征信,是个人就能通过”。贷款利率极高。

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借贷的校园贷,并不像正规注册的网贷公司,如果不是通过精准搜索很难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因而他们也难以受到相关部门的监管,在暗涌里继续生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