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表情包

“即便只有一个观众,我们照样演出”

一个村可以有多大?

437.5平方公里!这是廷·巴特尔所在的萨如拉图亚嘎查的面积。

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自治区成立之初,走几十里地才碰到一两个蒙古包是常事,农牧民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正是这样的地域和人口特征,催生了乌兰牧骑——给农牧民送来欢声笑语的“文化轻骑兵”。

“穿着棉衣,赶着马车,3月份下乡演出,回来已是8月份,那次演出时间最长,也最难以忘记。”在苏尼特右旗赛汉他拉镇的一处平房小院里,82岁的伊兰侃侃而谈。

苏尼特右旗面积37万平方公里,当时牧民近9000人,平均每40平方公里才有一人,是锡林郭勒盟最辽阔分散的一个旗,境内沙地、沙漠延绵,交通极为不便。

就是这样一个旗,最早举起了乌兰牧骑的旗帜。伊兰是1957年建队时的队员、第二任队长,她司职独舞兼报幕员,“乌兰牧骑要求演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我们建队时9个队员,每个人都有几把刷子,能拉能弹,能唱能跳。”

1辆胶轮马车,3匹马,2块幕布,3盏煤气灯,5件乐器,4套服装,这几乎就是第一支乌兰牧骑的全部家当。

“队员分散住在牧民蒙古包里,遇见什么活就干什么活,割草、放牧、剪羊毛、接羊羔,这些活我都干过。”伊兰说,我们还根据当时参加劳动的体会,排演了《接羔舞》《打草舞》等来自牧民生活的舞蹈,“不少牧民能歌善舞,有时也主动到舞台上和我们同台演出。”

“乌兰牧骑有句口号:不漏掉一个蒙古包。即便只有一个观众,我们照样演出。”伊兰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里,“有时赶路几个小时看不到一个人,好不容易看到个牧羊人,他向我们招手,我们就停下来,为他跳支舞,唱首歌。”

“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有一只神奇的摇篮,那是一只雕花的马鞍……”以一曲《雕花的马鞍》走红的歌唱家那顺,14岁就加入了乌兰牧骑,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队长,“科尔沁草原给了我这么好的嗓子,我一生为草原放歌。”

“有一年我们到锡林郭勒盟,在离盟里30公里的地方,准备给两个相距不远的蒙古包演出。不巧的是,一个蒙古包里的夫妻外出放牧,孩子住校,另一个蒙古包里就一位年过古稀的老额吉,演还是不演?我们没有丝毫犹豫,30多位演员一丝不苟地演,从演出开始到结束,老额吉都激动得眼含泪花。”那顺说,自治区75支乌兰牧骑,每支都能讲一串类似的故事。

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蓝天当幕地当台,随时随地演起来”,到坐着拖拉机、东风大卡车,再到乘坐豪华大巴、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不断升级提档。不断改善的道路状况,也让90后、00后的队员们有充裕的时间当天赶回县城。

眼下,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十一任队长蒙克,正在指挥排演蒙古剧《生命之树》,向乌兰牧骑建队60周年致敬。“时代在变,乌兰牧骑的演出宗旨从未改变。”

乌兰牧骑成立以来,《顶碗舞》《筷子舞》《鄂尔多斯婚礼》等艺术精品广为流传,牧兰、拉苏荣、金花、德德玛等艺术家群星闪耀。70年来,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也成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坚强阵地。

“正是草原上衣食住行的历史性变迁,日益增进的民生福祉,农牧民年复一年的金色收获,提供了乌兰牧骑长盛不衰的源头活水。”那顺说,只有源自生活的真情演出,才能拥有台下观众丰富的“表情包”。

从不错过为一个观众演出,到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草原上深深扎根。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