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艰难,绿色围墙锁沙漠

  吴向荣观察示范区树木的生长情况。受访者供图

吴向荣读环境学期间主攻大气环境,从事荒漠化治理完全是半路出家,“刚开始时,也不知道该怎么种树,只是单纯地想做好这件事,当时种了很多大树和景观树。”吴向荣告诉记者,这些树苗并不适宜在沙漠种植,再加上2003年全国遭遇非典,后期管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困难。

结果可想而知,2003年种植的那一批树苗,几乎全部死亡。

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之后,2004年,吴向荣带领团队,邀请当地及国内知名专家,深入腾格里沙漠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划种植方案,同时,通过打井、铺设管道等方式获取水资源,也正是从那时起,吴向荣明白了:“种树并不只是挖坑、浇水那么简单,它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良好的后期管理维护。”

其实,从事荒漠化治理初期,农民环保意识的淡薄也是吴向荣造林治沙的一大障碍。腾格里沙漠以牧民居多,但是绿色植物却很少,治沙造林的第一年,吴向荣等种植的小树苗刚刚挺直腰板,牧民就将羊群放了进去,修建的围栏根本不管用,“小树苗被羊群连根拔起了。”吴向荣叹了一口气说,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积极与牧民沟通,向他们解释治沙造林带来的好处。

2005年,吴向荣首次提出“锁边”概念,即沿着沙漠的边缘植树,造起“绿色围墙”抵抗沙漠肆意扩散。如今,吴向荣带领团队已经造起了长20公里、宽500米~2000米的防沙治沙灌木锁边林,将一直向东肆虐、企图越过贺兰山脉的沙漠拦截下来。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