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香港教育局采访与受访嘉宾合影
时间会带走一些东西,也会留下一些,经历了时间的冲刷与检验,留下的就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没有什么阻碍,也没有什么犹豫,香港这个城市有着自己的历史,这让她和祖国的其他城市相比有点不一样,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谁不是从过去走来,又相视一笑,共同走向明天呢?
徐学芝是香港圣保禄学校负责与内地缔结姊妹学校的负责人,也是学校里的普通话老师,她正在指导同学们整理到内地交流时的照片。
徐学芝:有一个学生几年后找我,问我记不记得他?原来就是他当年回访过的,他考到香港大学,考到香港来读书,读会计,后来还见过一次面,我们是2005年去过,他是2006年来,后来他再找我的时候是2010年了,已经念大学了。
记者:看来他对您印象很深。
徐学芝:因为我接待他们的,他们上学我也接他们过来上学。放学以后带他们去香港的一些景点玩。那次他们过来有两个星期,周末还去了一次澳门。因为七天他们要出境一次,去海洋公园,香港的景点都去了,还有去山顶。
记者:我觉得可能对于这个同学来说他的人生可能都在发生变化,选择了香港的大学来读。
徐学芝:是。
记者:您还记得他是哪个中学的?
徐学芝:北大附中。
记者:是个男孩还是女孩?
徐学芝:男孩。男孩来到我们学校也很有新鲜感,因为国内现在一般都是男女同校,除非有一些私立学校又恢复了女子学校,他们来了之后觉得挺新鲜的。
香港圣保禄学校中国文化教室
徐老师所在的学校和北京的日坛中学、北大附中等多所学校都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她说,香港回归二十年了,他们的教育结对子也已经有二十年的时间,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仿佛还像是在昨天一样。
徐学芝:很长了,十几年了,说来好象是昨天发生的事一样,记得清清楚楚。我第一次带学生去应该是1998年,回归一周年,是国庆节的时候去上海,在同济大学交流的那次。2003年。2004年我们也跟北大附中结成姐妹学校,2004年去北大附中,2005年之后去了大约七年到北大附中,到2009年最后一次去北大附中。2010年开始就去清华大学。很难得小伙伴在一起交流,他们最开心了。
马克库班曾经说过:“梦想很容易,但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是否愿意付出一切去浇灌它,永远记得,要跟着你的努力走。”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如此强烈,并且香港与内地也正在为这种梦想做着种种努力,现实的成果已经足够让人惊叹,而未来的发展更是让人满怀期待。深圳中学的智能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就正在路上:
麦志彪:港中大的这个实验室以项目学习为主,三大块吧,一块是基础的,主要是一些常识教育,还有一块是国际竞赛,引进一些老师做一些高端的辅导,第三块就是一些拓展类的,比如说像一些现实应用的,让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参与到真实的科研当中去。
麦志彪老师是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这个实验室也是香港中文大学和深圳中学一起合作的一个成果。
麦志彪:这个实验室是对全学校开放的,基础的部分还是我们自己来完成,港中大的教授会涉及到一些比较高端的、比较前沿的教学,还有就是一些竞赛类的内容,可能还会有一些涉及到神经元的教学。
学校是社会人才的起点,香港和内地的人才培养都将会影响到中国未来的发展。教育者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眼前,要面向明天面向未来,要投入社会,关注国家和世界,而教育交流就会为人才的培养增加更多的可能,
深圳中学招生办主任马靖:港中文深圳和我们学校有一个优质生源基地,港中文深圳对我们学校的高中生认可度高一些,我们一些同学对港中文深圳的办学理念认可度也比较高,我们两个学校就开始紧密合作,做一些工作,让同学们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是未来志愿的填报上都能有所考虑。
《长歌行》吟唱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会以此来激励自己和后辈努力学习,不负时光。而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合作之下,这些孩子们如园中的青青之葵,正在生长,他们有了更多文化的熏陶和浇灌,宛如朝露,只待日晞。
陈志豪教授是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城市大学伙伴实验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记者也正在感受未来科技带来的震撼,在这里工作的研究人员就有来自内地的学者,他们透过这个实验室也在和国际最前沿的科技接轨,也在评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世界的位置,也在通过这里的学习和研究,为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加油鼓劲:
陈志豪教授:香港就是一个gateway(门道,途径),很多学者通过香港去国内,也有很多国内的学者通过香港去国外,香港就是他们停留最多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讲座,就是因为各国来的人比较多。我们来这里的老师他能够看的就是全球,不是说国内没有,也有,但是没有我们这么多,他们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我们这个领域全球最大名的一些教授来给我们讲座。所以对他们也有一个启发,看看自己做的东西跟最大名的教授做的东西相差多远,他们会发现,哎,我自己做的这个也不差啊。通过这里,也会让更多的学者知道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会是在哪里。
陈志豪教授向记者介绍香港城市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我们需要不断庆贺眼前的美好,方得以无畏前行。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教育的交流为更多的年轻人打开了另外一扇窗,也为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南下和北上之中也许会有矛盾和摩擦,但是,阻挡不了大趋势,这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也是审时度势后的选择。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我们有很多联合实验室,都有很多优点,彼此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方法。这些联合实验室里也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克服。但是我相信比二十年前已经进步非常多。人跟人的相处本来就是非常复杂的,短时间内也改不了。虽然说香港讲的是英文,到底它有它独特的语言特性,那内地大江南北各地来的,从小生活的环境也跟香港不一样,人跟人的交往和融合需要时间,交给时间去解决。只要有共同的价值,我想就事论事,虽然是不一样,但也是可以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