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蒙古长调传承人阿拉塔其其格。本人供图
牧民的女儿她与歌为伴
“从我懂事开始,我就很爱唱歌跳舞,从小学一年级到后来工作一直都是文艺骨干”,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阿拉坦其其格,回忆起与歌为伴的半个多世纪,语气里饱含真实而热切的幸福感。
相比“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千金小姐,阿拉坦其其格与生俱来地带有一种更加珍贵的财富——音乐天赋,而与其说是天赋,不如说是音乐世家的基因遗传,或是游牧民家族的精神传承。
阿拉坦其其格的外祖母曾是当地十分有名的歌唱家,一次外祖母前往曾经的“外蒙古”看望其姐姐,就在当天夜里,中国和蒙古国划清国界线,外祖母从此和丈夫孩子分离。
“小时候我没见过姥姥,都是听妈妈和姥爷讲姥姥的故事,讲姥姥多么会唱歌”,阿拉坦其其格说,小时候逢年过节,家里亲戚就会聚在一起唱唱跳跳,这样的氛围无疑为阿拉坦其其格的长调学习锦上添花。
于是,她在沙漠里唱,在草原上唱,在骆驼背上唱……“长调是蒙古族的灵魂,流在蒙古族人的血液里、刻在蒙古族人的骨头上,是特属于这个民族的唱法,唱出来的就是我们蒙古族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对阿拉坦其其格而言,身为蒙古族的女儿,唱歌本就融在她的生活和生命中。
“1973年7月14日……”阿拉坦其其格几乎脱口而出,或许因为这个日子对她来说意义重大,那一天,还未成年的阿拉坦其其格被推选加入当地的乌兰牧骑,用她自己的话说,从此她开始了正式的歌唱生涯。随后,阿拉坦其其格开始了更加专业、系统的学习,她在1976年师从内蒙古长调大师,开始系统地学习长调演唱,接触蒙古族不同地区的长调唱法。半年过后,阿拉坦其其格又进入西北民族大学,开始正式学习美声唱法。
同时,阿拉坦其其格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比赛和演出的舞台上,到70年代末,她已是远近闻名的歌唱演员。然而,相比回忆孩童时的兴奋,说到成绩、成名,她显得淡然了,在众多的荣誉面前,她“挑”了两个让她印象深刻的经历。
1982年,阿拉坦其其格到北京参加少数民族青年文艺汇演,“那是第一次获得全国性的奖项,受到了很大的鼓励”。1993年在蒙古国国际长调比赛中,阿拉坦其其格获得金奖,“那一次是纯长调同行间的比赛,非常专业,所以能在这些高手中拿奖,对我也是非常大的鼓励。”阿拉坦其其格回忆道。
唱歌对于阿拉坦其其格而言,更多的是感受和享受,相较于歌唱为她带来的荣誉,她更感怀唱歌让年过花甲的她和一群80、90后的孩子“玩音乐剧”成为现实,在音乐里、在演唱时,她依然是那个爱唱爱跳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