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的贵州,是“两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绿色作为多彩贵州的主色调越来越鲜亮,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大公园”贵州大地上的主旋律越来越响亮。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说,“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把中国梦的贵州篇章写得更加精彩。”

 坚守绿色底线

4月27日,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贵州的第二天,贵州多家媒体同时刊发了“中央环保督察贵州首日受理群众举报投诉98件”的消息。多彩贵州网不仅用了《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公示公开看看哪些与你有关》这样一个非常吸引眼球的标题,而且还用表格逐一列出了98件举报投诉的受理编号、环境污染类型、所属行政区域和交办问题基本情况。细心的读者发现,在关于一家企业噪声污染的第17件举报投诉栏中,竟然还用括号注明了“(举报者)要求不将电话号码给企业”。有人转帖时评论:“向中央督察组反映环境污染问题毕竟是家丑外扬,原来还有点儿犹豫和担心,现在看来省里完全是鼓励大家敞开了举报的节奏。”

实际上稍加留意就能发现,自加压力、自念紧箍咒早已成为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探索绿色发展的常态。这个经济实力尚不算很强的西部省份,近年来却在完善绿色保障体系方面获得了多个全国第一:2007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两级环保法庭;2009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行河长制;2013年在全国率先从省级层面实行河长制;2014年,颁布实施全国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2015年,贵州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全体会议研究生态文明体制重点改革专题,审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贵州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施意见》和《执行最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全面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2016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必须一代接着一代干的宏伟工程。凝聚全省力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共同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离不开绿色文化的培育。贵州设立了“生态日”,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城市社区和乡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随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成为贵州共识,多彩贵州壮大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也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培养出了一支无所不在的监督员队伍。“我投诉县城公交车气喇叭声音太大,没想到当天下午所有的公交车都换成了声音比较小的电喇叭。”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70多岁的张建忠老人说。

从严从重问责,立说立行整改。截至6月13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3446件群众投诉问题已办结2788件,责令整改1485家,立案处罚618家,约谈1156人,问责296人,立案侦查27件,行政拘留21人,刑事拘留7人。以迎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贵州省委省政府全面检测近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