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货船连着电,我们的团队就一直在
无论是100伏高压全分散配电系统和高压锂电池的应用,还是货船“天基”为主的测控体制和内部以太网高速信息系统,再到针对载荷单独规划出供电、信息流,从强电到弱电,电总体团队要建立的,是一套套全新的电子和信息系统。
“天舟一号采用的很多技术都是从无到有。”于磊认为,天舟一号研制任务难度最大的就是新技术的验证。“比如新的供电体制要比之前的传输效率提高了至少将近百分之八个点,而新的供电体制面临着供电方案的变化和器件设计的支撑,需要进行大量的突破性实验工作。”
于磊和团队在发射场总装测试厂房进行电测。于磊供图
天舟一号正式发射前,需要在文昌发射场进行数据量比对工作,既要将发射场的测试数据与北京同期类型数据进行比对,还要将所有产品的数据与历史产品数据进行联合比对。一万多个测试数据,一万多条数据曲线,整个团队连续奋战了好几个白天黑夜。
天舟一号发射那一刻,每个人心中都充满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平日的每一份精益求精,也来自于整个团队的齐心协力。“在天舟一号研制队伍里面,有一个‘给力’的团员先锋队,他们的平均年纪不到三十岁,难度越大的工作他们越是冲在前面。”于磊说。
由于天舟一号采用了新的供电体制,供电系统方案和设备供电接口都是全新的状态。几百台设备,如何去判断加电状态?“为了在首次加电前彻底放心,团员先锋队的王宏佳带领大家编制了一本一百多页的测试细则,把整船一万多个接点的测试评价方法全部涵盖在内,一干就是几个通宵。”这样的加电测试,陆续又做了多次。于磊自豪地说:“从最初开始,整船加电就很让人放心!”
团队副主任设计师李光日,负责整船飞行程序的研制,上万行飞行程序控制着飞船在轨的任何一次动作;总体电路负责人王林涛和李慧军负责整船电缆网的研制,成千上万个电缆接点更是飞船的每一根神经……自2015年11月初到2017年4月,整船加电超过1900小时,平均每天10个多小时背后,是长期连续无休、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而这只是电总体工作的一部分。于磊说,只要货船连着一点电,他的团队就一定在。
仰望星空,必先脚踏实地
2015年底,于磊的龙凤胎儿女诞生。陪伴了妻子两天,于磊就匆匆回到岗位。“结婚时正值天舟一号方案阶段,我请了几天假办婚礼,到现在还欠我妻子一个蜜月。”说起家人,于磊满心遗憾。他告诉记者,平时很少与妻子一块儿吃饭。“我们的工作是涉密的,我只能告诉她我在加班,不能告诉她我在干啥。”
上有老下有小,这是天舟一号研制团队的年轻人们面临的共同难题。
一边是刚出生的孩子嗷嗷待哺,一边是进入型号运转阶段工作量增加,即使面对这样的情况,团队中负责软件和系统电磁兼容设计的王静华和孙犇也从无怨言。“大家平时工作忙,走的都很晚,碰到试验任务和紧急情况,甚至通宵工作,这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在于磊的印象中,自己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假期。“我们团队成员牺牲假期的太多了,习以为常,大家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证型号成功。”
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后,电测现场工作人员合影。于磊供图
仰望星空,必先要脚踏实地。对于于磊而言,这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正是从事航天事业的魅力所在。“航天事业就是一个平台,它对于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都是很难得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人秉承平常心,将严格和细致融入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于磊始终觉得,作为一个年轻的航天工作者,自己赶上了好的机遇。“工作十年来,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切切实实地发展,以前不敢想的创新技术、创新指标,现在一个一个的攻克和实现了。”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重视,为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新技术的运用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的航天事业必将产生更多的创新火花,发展空间大有可为。”(中国青年网记者朱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