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哥,来,我们来一起做咧”
廖俊波的秘诀是,调动所有干部的积极性。
他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捆绑运作,全部推到一线:县里成立城市经济发展、工业平台建设、茶产业发展等11个工作项目组,四套班子的领导分别负责若干个项目组的运作。
县里出台奖惩措施,每年评选一次“创业功臣”,被评上的干部,奖励现金2万元,“官升一级”;同时县里出台规定,对不合适的领导干部,进行调整。
当时,许绍卫是政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当时因为县城建设牵涉的利益多、工作比较复杂,廖俊波希望许绍卫能出山“坐镇”,兼任县城熊山街道的党委书记。“我跟他说我老了,精力不行了,头发都白了。”许绍卫回忆。
第二天,廖俊波再次登门,而这次,他带了一盒染发剂,“头发白了,我送你一瓶染发剂。”许绍卫说,对廖俊波这样的“招数”,他哭笑不得,只能答应。
2011年底,廖俊波筹建政和经济开发区。得知时任熊山街道办主任魏常金曾经在工业部门工作了大半辈子,是政和最懂工业的干部之一,于是找到了魏常金。
“我那时已经50多岁了,准备‘退二线’。”回想起6年前的谈话,魏常金说,自己拒绝了廖俊波。“我不缺钱,我对仕途也没想法了,毕竟年纪到这儿了。想着就这样按部就班‘退二线’,搞工业园太辛苦了。”
廖俊波没有放弃,过几天后又找了魏常金谈话。
当被廖俊波第三次找的时候,魏常金无奈“屈服”了。“他这个人有个特点,管理干部从来不会强迫你,都是从真情来感动。”魏常金还记得廖俊波“忽悠”自己时说的话,“老哥,来,我们来一起做咧。做事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啊,看见那个厂一栋栋建起来,看见一个个企业投产、做大,很好玩的,来一起做咧。”
“一个县委书记能这样找你谈话,不说卖命,起码得对得起他吧?”魏常金说。
“以情感人”,许多与廖俊波共事过的人对他都有这个评价。
2007年,廖俊波受命在荒山野岭间组建工业园——荣华山产业组团。
原来在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办公室工作的孙杰记得,有一次办公室需要准备一份复杂的材料,几个年轻人打算熬夜做完。
廖俊波知道他们要熬夜,就一直陪着他们。“领导,你又没有事情,坐在旁边看着很影响我们战斗力。”凌晨时,孙杰向廖俊波半开玩笑。
“我看你们这么辛苦,我就这样回去心里过意不去。”廖俊波回答。
廖俊波最后陪到凌晨3点半孙杰几人下班才回去。“碰到这样的领导,他比你还辛苦,你怎么好意思偷懒?”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廖俊波是一个柔软的人。他脸上总带着笑,很少发脾气。但事实上,他调整干部毫不手软。到政和的第一年,他就调整了8个主要单位的负责人。
他说,要让干事的上来,不干事的走开。
一名政和干部说,廖俊波调整干部都是从能力和成绩说话,县里的干部“整体是服气的”。“一个县城巴掌大,什么消息都瞒不住。他调整了那么多干部,只要有一点不公正、不干净,告状的信怕是能把上级领导的办公室塞满。”
廖俊波到任第二年,政和县在福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指数提升35位,上升幅度全省最大;2013年、2014年蝉联全省发展十佳;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1.6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总产值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