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默认标题

  何登明演示拉坯技艺 白永光 摄

一个人能带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就会带动一片,明窑公司的成功鼓舞了其他的制陶人。现在年近60岁的何登明1998年南下广州,凭借自己的制陶手艺,很快在当地的陶企成为技术骨干。后来又得到了广州美院老师、清华大学教授的细心指点,制陶技艺得到了提高,成为知名的制陶专家。2015年在管窑镇政府的盛情邀请下,他放弃了广州的高薪工作,回到故乡创业。他说,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为管窑镇制陶业的复兴贡献一点力量,他说,只有将高起点与创新结合起来,管窑镇的制陶业才能复兴:“祖祖辈辈都是做陶瓷的,回来是提升管窑陶瓷的第一步。过去的陶瓷不能拿台面,回来希望做好点,拿得上台面。”

现在何登明在镇里一家陶企供职,还自己开了一个工作室,潜心钻研创新陶艺技术。工作室里的作品从练泥、拉坯到烧制都由他一个人完成,这里琳琅满目的作品见证了他这次“回归”的成功。

图片默认标题

  何登明展示自己的作品 白永光 摄

随着新陶企的出现和何登明这样的大师级技师的回归,管窑这个古老的制陶小镇正在焕发生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5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创作基地、黄冈市美术家协会陶艺创作基地纷纷在管窑镇挂牌。

徐红霞是管窑镇镇长。她说,打造特色陶文化小镇是管窑镇近年来的中心工作。首先,他们制定政策,吸引了一批大师回到管窑成立个人工作室。其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窑厂转型发展。此外,围绕制陶文化的挖掘和产业化开发也是工作的重点。徐红霞说:“做旅游文章,比如你看到的李家窑,厂房厂址的原貌,我们都把它保存的很好,现在正在规划,也正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准备进行修复,让它成为有文化底蕴的窑厂遗址,一个乡村旅游的点。第三,做大、中、小、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教师培训基地。目前已有8所高校在我们这边挂牌,每年几千人来体验制作摄影游玩,这样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农家乐的发展。”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