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西部地区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今年两会期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利用信息化打通优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输出的通道,让中西部学生在课堂上同步接受质量较高的基础教育,已经成为破解中西部教育资源和优秀师资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蓝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对教育带来的是“最简单的,最直接了当的一种变化”,它给了在贫困或偏远地区的孩子以前不可能想象的到北京的中小学课堂来“听课”的机会,现在靠手机APP就能实现了。

教育机构纷纷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乡村教育在发生着极大的改变,两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少教育机构也以这种方式纷纷助力乡村教育的发展,改变着乡村教育的面貌。

2016年3月,淘宝教育联手农村淘宝开展阿里巴巴乡村教育公益行,以淘宝教育的优质在线直播课程为基础,以遍布全国农村的村淘合伙人站点为出口,建设“淘宝小课堂”。通过输出学习内容,乡村孩子能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与先进的教育理念。

对于互联网在乡村教育中掀起的热潮,国务院参事汤敏认为,互联网课程最终可以打破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如果这个工具率先、全面用到乡村学校的话,那么可以减少教育不公平,否则,可能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水平。”

上海科技大学教授虞晶怡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在线教育从大体的方向来说还是往教育均衡这个方向走的,但是确实有很多瓶颈,“比如说,我们拍摄了很多的内容,怎么传输过去?他们用什么终端来看……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基础建设问题,肯定不是一天就能解决的。但如果我们不往那个方向走的话,问题肯定不能解决,所以现在,我们至少应该往那个方向来做,然后希望能够解决教育均衡问题。”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