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这样指出。130多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的参与,正让“一带一路”成为和平、发展、合作主题的伟大践行。“一带一路”正通过打造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来推动区域合作和全球治理。为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义桅,请他就“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的区域合作与全球化进行展望。
中国经济时报:你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对推进新型全球化的意义?
王义桅:“中国应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毛泽东主席当年的愿望,今天的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正在实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巨大成功,就是诠释“世界养育中国,中国回馈世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矛盾和弊端更加凸显,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交织,“逆全球化”思潮不断蔓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经济全球化确实带来了新问题,但我们不能就此把经济全球化一棍子打死,而是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地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
“一带一路”倡议正是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面临的问题而贡献的“中国方案”,是探索新型全球化、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中国将如何通过互联互通推动世界包容发展?
王义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下,以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同时也使财富迅速积聚到极少数顶层资本所有者手中,造成世界范围的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社会分裂现象严重。
此外,近代西方开创的全球化是一种“海洋型”全球化。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当今世界产出的八成来自于沿海一百公里的地带,90%的国际贸易通过海洋进行。西方国家通过海洋实现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并形成了一套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分工和分配体系,从而攫取了大量非对称利益。这种全球化其实是“部分全球化”,或曰单向度全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畸形的、不平衡的全球化。一方面,它使海洋国家、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而陆上国家、内地则长期落后;另一方面,正如《共产党宣言》描绘的:“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我们将会看到的是一个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通信网络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交通网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把内陆和海洋连在一起,帮助那些内陆国家寻找出海口,实现沿海与内陆联动发展。比如欧洲有“三河”(易北河、多瑙河、奥得河)通“三海”(波罗的海、亚得里亚海、黑海)的千年梦想,“一带一路”激活了这一梦想,使欧洲内陆国家能够走向海洋,搭上全球化的快车,目前已形成中欧陆海快线、三海港区等项目。同时,“一带一路”能够把沿线小国联通在一起,形成大市场,实现规模效应和联动发展。
“一带一路”构成的互联互通将把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亚太地区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欧盟联系起来,实现各个区域、各个国家生产要素及产业产能优势互补。并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一带一路”会为沿线发展中国家创造需求和就业;同时鼓励他们从要外援到要投资,在引入资金、技术后培养相关人才,增强自主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一带一路”能够超越传统全球化造成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包容联动发展,开创陆海联通、南北联动的全球化,让全球化“无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