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刹车”?

进入2017年,安邦系的海外投资说得上是“流年不利”,此前一路“狂飙突进”的投资进程似乎遭遇“急刹车”。

据媒体报道,3月,安邦集团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在纽约的房地产合作项目暂停;4月17日,美国年金与人寿保险商信保人寿公司(下称“信保人寿”)宣布,公司将终止与安邦的并购交易,并称其将继续评估其他战略选项。此前,在2015年11月,安邦集团宣布以每股26.80美元的价格收购信保人寿100%流通股股权,当时这笔并购总共花费约100亿元。

安邦系海外投资受挫的背后,多个政府部门频频表达对非理性海外并购的担忧。

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企业达成的海外收购交易总额达2204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收购活动约16%。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急速下跌,至2016年年底,外汇储备跌破3万亿美元关口。

2017年全国两会前夕,时任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对外 盲目投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 有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积极进行引导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公开针对国内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 过热表态称, (一部分人的)投资具有盲目性,有的人也是事情做得很急,其中有一部分实际上跟我国对外投资的产业政策要求不符合 ……对中国也没有太大的好处。”

国内资本借道并购转移至海外的情况成为监管重点之一。2016年11月底,外管局出台新规,要求规模超过500万美元的交易都需批准,此前,这一门槛是5000万美元。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因监管加强和外汇限制导致30 笔对欧洲和美国企业的收购交易落空,去年中国有价值逾750亿美元的海外交易被取消,安邦系对喜达屋的并购是最有名的一笔。

2016年4月1日,安邦集团突然宣布退出竞购喜达屋酒店及度假村,而在3月,安邦集团先后三次出价128亿美元、132亿美元、141亿美元竞购喜达屋。彼时便有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安邦集团以141亿美元的总价收购喜达屋,将逾越保监会关于“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不超过总资产15%”的监管红线。

2017年4月27日,吴小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安邦的海外投资没用一分钱外汇,全部用国际融资进行,“而且我们能够通过在海外购买国家开发银行的债券把外汇引入国内,我们会把现有的这些保险公司做得更强、更有竞争力。”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