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优美的西陈庄村。资料图

而依傍村落环水、巷弄纵横、至今有走街串巷的传统文化等特色基因,2016年起西陈庄村又发展起乡土体验旅游,让游客在走街串巷中体验乡土民风、体验村庄空间特色和水乡美食,村民的腰包因此更鼓了。2016年,西陈庄村集体纯收入30余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1506元,远超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7500元的全省平均水平。

物质生活无忧,精神生活自然也充实起来——农历3月正是农闲时节,西陈庄戏台上演的“大戏”接连不断,除下乡送戏的外,村民们还筹资邀请淮剧团、扬剧团来表演;前不久,村民李文早自己出资2300元,请村民们看了一出戏。

如今,西陈庄村已成为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的生态文明示范村。2016年底获得住建部“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庄”称号。

延伸>>>

4月,在兴化千垛菜花景区的东旺村,记者同样见识了村美民富的鲜活一幕。

56岁的张爱兰原本和老公一起在村里种地,“家里两三亩地,一年挣万把块钱”。“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这些年千垛菜花对外界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乘坐小船沿河饱览垛田美景的人也越来越多。当地政府引导开展全域旅游,不少四五十岁的村妇当上了船娘。张爱兰在亲戚的鼓动下也上了船,船娘一当已是4年。“拿工资,划船一天挣60块,包饭;不包饭70块。收一张船票还可以再拿两块钱。”张爱兰一边摇船,一边与船上的记者对话,“一天来回摇十几趟,摇到手软,划船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块。”张爱兰家里的地租给了大户,每亩每年租金1100元,而当垛田旅游旺季过去之后,她也会去帮别人种地,每年每亩再挣200元。

张爱兰说,村里人平时也在垛田里种芋头、生姜和香葱,这些农副产品也增加了收入。东旺村共5200名村民。这些年,村里办了29户农家乐和一批农宿,旅游旺季时,一些村民月收入高达十几万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更好地发挥生态优势,兴化市已成立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保护基金,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完善垛田农业生态系统修复保护工作,严格控制保护区水质,到2020年,将全面恢复垛田原始地貌特色,基本形成保护区自我维持的发展机制。

采访时记者还了解到这样的数据:至今年,兴化菜花节已连续举办9届,每届持续时间1个月左右。菜花节门票收入第一年1万元,第二年10万元,第三年100万元……去年是2100万元,俨然几何级增长。

后记>>>

无论是西陈庄村还是东旺村,都正尝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融合,而这更是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跨越的有益探索。

记者还从江苏省住建厅了解到,我省正着力培育一批当代美丽乡村示范区,激发乡村活力,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今年拟选择资源要素集中、公众认知度高、空间特色鲜明、景观可塑性好的区域,优先推动一批特色小城镇和当代田园乡村建设实践,并形成“串点成片”的发展格局。同时联动推进有机农业、创意农业、旅游观光等乡村品牌建设,吸引社会资源向乡村进一步流动,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吸引人口回流,助推乡村复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