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是江苏未来五年最核心的奋斗指向。聚焦富民,民心所盼。4月以来,本报记者多方出击,采撷来自富民一线的鲜活新闻,从中不仅可以管窥江苏“聚焦富民”进程中多维度的生动探索与尝试,更感触到富民大背景下时代与个人生活之变。

碧湖、小桥、渔船、油菜花……漫步七纵二横的巷道,只见巷口是亭楼拱门,沿路是青砖黛瓦,还有修建于清朝仍保存完好的李氏宗祠等古迹……春阳下,里下河的西陈庄村静美如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位于泰州市兴泰镇西北部的村庄已有数百年历史,村子四面环水,形似凤凰,素有“凤地”之称。往常,将村庄与外部勾连起来的仅有4座小桥。如今,旧迹与特色仍存,平整的道路通进了村里,停车场、公共服务中心、自来水管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也引入村庄,无害化改厕全面完成,2100多米河道也已清淤,并建成1200多米的生态护坡和配套绿化,新建改建48座码头……村庄还有了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融。

93岁的陈婉珍,依在大门一侧,一边择菜一边与老邻居拉家常,如果不是一旁的村民主动介绍,真看不出老人家竟然已经如此高龄。见记者询问情况,精神矍铄的老人家操着家乡话,开心地说:“现在的生活好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沿青石路行走,几步之外,挂着“兴泰镇西陈庄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助餐点”两块牌子的房屋内,77岁的徐巧喜和一帮老邻居围坐在一起打麻将。听村里人说,这处居家养老场所2016年投入使用,还可以“摆台子请客吃饭”。徐巧喜20岁时嫁到村里,老伴前两年已过世,儿子在外面开店,目前一个人住村里。她说,这两年生活比较舒心,家里7亩地租给了大户,一年租金收入就是5600元,每月儿子也会给赡养费,还有120元的养老金,衣食无忧。

村委会主任李学军告诉记者,全村1426人,像陈婉珍、徐巧喜这样超过60岁的有446位,占三成多。村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老人们能颐养天年,也让这个传统的农业村有了“弯道超越”的底气,并生动演绎了村美民富的现实场景。

西陈庄村只有2.13平方公里,村域内几乎没有工业项目,耕地1936亩。8年前,村里定下“生态先行,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依据当地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乡土文化,并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种香菇、种葡萄,肉鸽、水蛭、湖羊、螃蟹的养殖也风生水起。为维护生态的良好,村里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也因此,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陈庄村还率先在泰州市完成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并在姜堰区率先完成土地整村流转,引导土地向种田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集中,适度规模经营,采用机械化生产,为农业新技术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如今,村里已涌现10多个家庭农场。兴陈农机合作社是村集体经济主力,年利润30万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来,无论是制定村庄建设规划、修建村庄道路、绿化村庄,还是改水改厕、治理环境,村里都组织村民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正是因为如此,西陈庄村的“乡愁”元素得以更好保留。

当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交融,当生态成为优势,村庄魅力凸显,返乡创业的回流者开始增多。60多岁的花冬英20年前和家人去“大上海”闯荡,最终靠着经营大米批发生意立足,在上海买房买车。外出挣钱这些年,花冬英很少回到家乡,在她的记忆里,家乡房子破败,道路泥泞,垃圾随意丢放,一派没落景象。然而,6年前的一次返乡经历却彻底刷新了印象。2012年,花冬英返乡,在村里承包土地种葡萄,现在70多亩葡萄园,每亩年收入三四千元。

外地创业者也被吸引而来。一位上海商人相中西陈庄村宜居的生态环境,在村里建设养鸽场,鸽粪用于肥田,待麦子成熟后,秸秆还田、喂鱼;菜叶、树叶喂猪羊和肉鸽……形成一条提质增效的绿色农业生态链。

村民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细节,村里毗邻溱湖风景区,溱湖有会船的风俗,之前会船的村民普遍老年化,随着更多村民回流,四五十岁的会船人多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