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熊兆仁忙扶贫学桑蚕养殖

熊兆仁,1912年生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在解放战争中为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渡江南下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熊兆仁(左二)

熊兆仁(左二)

1983年6月,组织上决定时年71岁的熊兆仁离休。但他离休志不休,毅然打报告参加老区建设的“战斗”。部队和地方的领导都劝他好好休息,安度晚年,可他执意不肯。他说:“没有老区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和军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没有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这些老战士,有责任关心老区,建设老区。”

有媒体报道,为了充分了解老区情况,熊兆仁像当年打游击一样,穿着便衣,背着水壶、干粮,轻车简从,到福建省每一个老区、大部分基点村调查研究。要想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就要寻找一条建设路子,尽快脱贫致富。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个宏伟蓝图勾画出来了:修建铁路、公路,改善交通条件;改良养牛、养蚕,加强养殖业;改造大型水库,发展电力;实现“五通”(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工程;加强两个文明建设。

种桑养蚕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效益高的养殖业。老区、革命基点村山地多,可大量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就会很快产生经济效益。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熊兆仁决定先把闽西作为种桑养蚕的试点。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1989年夏天,他带领福建省老区办、省蚕桑研究所、省丝绸联合公司的有关领导和专家,到6个乡镇进行实地考察,信心大增,感到闽西发展蚕桑生产前景广阔。在他的主持下,考察组向省政府写出了可行性报告。省政府同意了。从此种桑养蚕活动逐步从闽西走向了全省老区。

为了解决蚕桑种子和养殖技术问题,熊兆仁又带领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取经,其中到广东翁源县的考察是他暮年经受的又一次严峻考验。这天下午出发后,天下起了小雨,汽车在泥泞的山路上不时打滑。雨越下越大,山路越发难走,前面还要翻越一座千米以上的高山,公路上尽是烂泥巴,两边被汽车压出了两道深坑,越野车都很难通过。当汽车行驶到山顶时,再也无法前进了。此时是凌晨1点钟。原来预计当晚7点以前可以到达目的地,现在却只走了一半路程。饥饿、黑暗、寒风一齐袭来。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又无法与外界联系,大家只好在车上静静地等着。天刚蒙蒙亮他们冒雨又出发了,直到达翁源县城时,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的笑了:人人都一身汗水一身泥,斑斑驳驳,像穿了迷彩服似的。

张玉华为贫困地区捐款超50万

据《解放军报》报道,张玉华1935年入党,参与领导了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1938年参加胶东抗日第一仗——雷神庙战斗,后来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对记者说:“我从当连队指导员到当师政委,身边都有战友倒下。1951年,我们118师在朝鲜。那时,我任师政委。一天上午,师长罗春生和参谋长汤景仲在一个坑道召开作战会议,我和政治部主任张烈在另一个坑道开政工会议。突然,美机投下一颗炸弹,参谋长当场牺牲,师长负重伤,送到医院抢救无效也牺牲了。我经常想,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啊!”

张玉华

张玉华

老将军的生活很简朴。这些年,他先后为贫困地区的群众送去大米15万公斤,捐款50万元。他说,我这是报答人民的养育之恩,也是对国家尽一个老战士的微薄之力。

张玉华曾说:“我有三个妈妈:生我的母亲,养育我的人民,培养我的党。”他的话表达了一个老战士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目前在世的30名“开国将帅”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