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枫溪,波光潋滟映着两岸盛开的油菜花,这美丽的田园风光让诸暨枫桥镇人沉醉。
同样让他们感到骄傲的是,当地不仅生态越来越好,而且收入节节增高、社会愈加和谐平安。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枫桥镇的变化正是建设平安浙江13周年来的一个缩影。
13年来,浙江省上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平安建设花开满园、硕果累累。浙江已成为全国最安全、社会公平指数最高的省份之一。
13年矢志不渝、砥砺前行,浙江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成功之路,书写着平安中国的浙江实践。
一张蓝图绘到底——
坚持大平安观
2004年,那是一个春天——
4月22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建设平安浙江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不安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开展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平安浙江建设;
当年5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委召开十一届六次全会,作出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决定;
敢为人先,求思求变,浙江率先开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和实践。
一张蓝图绘到底,13年来不忘初心。在省委领导率先垂范下,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来谋划推进,强化责任落实,创新体制机制,凝聚整体合力,保持了平安浙江建设强劲的执行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一张平安报表,是浙江省各级领导“手头必备”。省、市、县(市、区)三级党委普遍建立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定期研究部署平安建设工作。丽水等地规范提升平安报表内涵,全面实行以年初一纸责任状、每月一张体检表、每季一个点评会、半年一份督查书、年底一张考核单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抓出工作实效。
一个平安浙江考评体系,坚持群众满意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涉及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4个层级,13年来不断完善。2017年,嘉兴、舟山和丽水3个设区市和杭州市上城区等47个县(市、区)将被授予“平安金鼎”。平安建设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成为一种执着追求。
一份离任手记,是责任的传递。2013年,江山市率先探索实行“一把手”离任交接平安报表制度;2016年,《浙江省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出台。浙江省牢牢抓住领导责任这个关键,细化平安建设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追责清单,平安建设成为一以贯之、一贯到底的责任和担当。
一个理念成共识——
以人民为中心
2016年秋天,浙江、杭州成为世界焦点。迎接八方来宾的,是这样一方乐土——
“浙”里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16年,全省生产总值46485亿元、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7237元和22866元,增长8.1%和8.2%;
“浙”里是美丽中国的鲜活样本。“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新一轮“811”美丽浙江建设等行动让这里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城乡更美丽;
“浙”里是平安中国的先行样本。2016年,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下降9.1%和7.8%,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22.6%,公众总体安全感持续上升……
这些成就源自于人民的期盼。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是平安建设不变的导向。
以民生促民安,浙江省坚持每年落实民生实事,精准扶贫脱贫,以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事业创新发展。2004年至2016年,全省财政民生投入年均增幅达10.6%。在国内率先实施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16年,全省95%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镇以下得到妥善解决。
深化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希望也在基层。13年来,浙江创新了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综治进民企、“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特色经验。这些“枫桥经验”升级版使浙江省的平安基础坚如磐石。
13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始终把平安浙江建设作为群众工作大舞台,突出需求导向、满意导向,坚持“平安不平安,老百姓说了算”,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连续1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6年达到9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