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生态修复:培养接续产业
比非煤矿山更棘手的是煤矿采空区的修复工程。
采空,顾名思义即将地质矿产挖掘完后在地表下产生的“空洞”。由于土壤层遭到破坏,地表水蓄积能力丧失殆尽,地陷频繁。
南川区国土房管局资料显示,该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面积234平方公里,其中严重区面积为131.74平方公里,超过该区总面积的5%,尤以南平、水江等镇为甚。
南平镇玉龙村曾有这样的场景:废煤渣堆积如山,煤矿、洗煤厂大门紧闭,村里的道路因为常年有运煤车经过,坑洼特别多,上百栋房屋被采煤沉陷生拉硬拽出裂缝,13个生产队有8个队严重缺水,土壤保土保肥能力薄弱,种植效益低下。
南川的对策是,一方面投入2800万元资金,对全区采煤沉陷区房屋受损农户进行善后;另一方面新建提灌站、灌溉渠、维修排水沟等基础设施,逐渐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此外,投入专项资金约5700万元实施了采煤沉陷区5个村7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对2.5万亩采煤沉陷区土地进行综合整治。
在这些政策的综合作用下,南川采空区的生态环境正在一点点地好转,南平镇天马村已发展起花椒、蔬菜、蛋鸡等产业,水江镇山水村也发展起了猕猴桃、晚熟李等产业,支柱产业逐渐从地下转向地面。
“万里长征总算走过了第一步,我们还将持续筹措资金对采煤沉陷区道路、山坪塘、水库进行修复,恢复人饮、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大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力度,培育接续产业,让采空区的生态逐渐恢复。”南川区相关负责人说。
石漠化治理:向“土地癌症”说“不”
在南川,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还有被称为“土地癌症”的石漠化。
作为全市14个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区之一,南川石漠化面积约200平方公里,且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周地带,极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根据当地石漠化地带坡度和落差均较大的特点,南川确立了在石漠化地区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林业的方法:在较平坦的土地种植玉米、旱藕等旱作粮食作物;在山麓、平缓山坡重点发展经济林,间种中药材;在较陡的山坡种植金银花等藤本植物;陡峭山峰则长期封山育林,重点发展水源林和景观林。
持续多年的治理让石漠化区域变成了景区、变成了果园,过去南川城周的森林覆盖率仅有37.1%,目前已达到43.3%。
“十三五”时期,南川还将投资6400余万元,在19个村治理石漠化面积100.3平方公里,主要治理内容包括封山育林8170.8公顷、人工造林1855.8公顷,配套建设蓄水池12口、排灌沟渠15.5公里、田间生产便道34.3公里。
预计项目建成后,可使项目区增加森林覆盖率6.5%,减少土壤侵蚀量41.7万吨/年,增加蓄水保水量能力159.1万立方米/年,有利于维护工程区内的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图片由南川区国土房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