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2016核电运行报告:中国核电已替代六千万吨燃煤(   / 4 )

发布时间: 2017-03-22 12:10:59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英飞  |  责任编辑: 苏向东
分享:

2016核电运行报告:中国核电已替代六千万吨燃煤

我国核电厂仍然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记录,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2级或2级以上的事件或事故。

核电装置不适合赋闲

2016年夏天,煤炭价格走低也是核电平均利用率下降的推手之一。2015年1月,全国电煤价格是423元/吨,而到2016年6月时,则跌至321元/吨,用煤成本的大幅降低让投资火电厂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同时又可以消耗煤炭行业过剩的产能。

被认为具有“清洁、稳定、高效”特点的核电,如今竟面临“窝电”困扰,致使大量清洁能源白白浪费。国家能源局2016年8月下发的《核电保障性消纳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表示,核电保障性消纳应遵循“确保安全、优先上网、保障电量、平衡利益”的基本原则,按第一优先保障顺序安排核电机组发电。对于电力供求平衡的地区,核电机组应按发电能力满发运行来安排年度计划电量;对于电力过剩地区,核电利用率应比当地平均发电利用率高50%~80%;因此,电网企业应尽可能少让核电机组调峰,如果不得不安排核电调峰,电网企业须提前通知核电营运单位。核电之所以要享受优先入网特权,既是出于它清洁能源的“高尚”身份,也是为了避免它陷入舍长取短的尴尬。

除了发电量、上网电量和装机容量(即发电功率),电力行业还有两个重要指标——发电小时数和核电设备的平均利用率。发电小时数越高,设备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越高。核电设备前期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除了每12个月或18个月例行进行一次换料大修之外,核电厂的可靠运行受燃料质量、数量等因素影响比较小,在全天候满功率运行方面本是有优势的。由于燃料供能特性的差异,核电机组如果频繁参与调峰,反而会产生较多废水废料。而且,核电机组降功率运行需要提前做试验,还得经过国家核安全局的审批。

1月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放缓煤电建设节奏,严格控制煤电规模”;2月底,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出台了正式版《保障核电安全消纳暂行办法》,不仅在上网电量和电价上对核电给予保障,更提出跨省区消纳,要求地方积极配合。由此看来,核电有望在近几年内告别窝电的尴尬。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