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里程”占二手车纠纷一半比例
刚买了半个月的“准新车”险酿事故,孙田发现车辆里程调小了4万多公里。对车辆重新评估后,他认为该车的实际价值约5万元,要求平台退还1.6万元差额并为车辆做一次大保养。
与瓜子二手车售后进行交涉时,他被明确告知,平台不负责。“让我直接和原车主交涉,但对方根本不承认改里程一事”。
交涉无果后,去年7月,他向广东省消委会投诉。省消委工作人员与瓜子网取得联系,对方表示,可以确定原车主调了里程表,公司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免去孙田购车手续费,并免费为车辆做一次保养(约三千元)。至于发动机异响和变速箱有故障,则双方约定到4S店检测,确认有问题后愿意承担相应责任。
据广东省消委会通报,对于退还多余购车款问题,瓜子二手车承认平台有一定过失,但主要责任在于原车主,愿意配合走法律途径。
孙田将原车主和瓜子二手车起诉到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去年11月11日,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显示,瓜子二手车公司所在地为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管辖,因此,瓜子二手车提出管辖权异议,要求将本案移送北京,法院予以支持。
“在广州打官司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和费用,再去北京打,维权成本太高了。”孙田介绍,已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希望能在当地审理。“目前还没什么结果。”
实际上,随着二手车电商平台兴起与互联网购车增加,二手车交易也纠纷不断。北京市二中院通报,所售车辆存在更改里程表情况,占二手车涉质量争议的50%。此外,争议案件还涉及所售车辆为涉水车、重大事故车等情况。
“部分平台为促成交易或纵容作假”
“确实存在二手车平台为了促成交易而纵容作假的情况”。戈壁投资合伙人、出行市场资深投资人徐晨表示,这在线下也很普遍,比如改公里数,做“特殊安排”,本质上是为了促成交易。
其介绍,在二手车的交易模式中,平台的主要作用在于撮合交易,并不能完全掌握车主的“造假”行为,但与此同时,其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评估师的角色。
徐晨分析,如果平台的利润来自交易本身,就有很强的动机去促成交易。“既像裁判又像运动员,这使得他们可能会有一些操纵和纵容行为。”
而里程数据对于交易是否达成有一些影响。徐晨说,比如同样是三年的车,开了5万公里和8万公里差别就很大,短期内跑了较多里程的可能是商用车,损坏率相对较高,车主可能养护得不那么“用心”,里程数较少的则可能是家用车,一般车况偏好。
此外,平台本身也没有太高的利润去做精细的检测,再加上买车人对于车性能不了解,盲目追求低价,也使得卖家和平台有很强的动机去修改或者隐瞒数据。
从投资人的视角来看,徐晨认为很多平台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晰,多数平台还是在做简单的信息交互。从长期来看,这进一步引导用户进入“价格领导型”的误区,将是一个恶性市场。
也就是说,平台更多地侧重宣传交易量,甚至做假来诱导消费者,并吸引投资人。“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交易量不真实的情况,有些平台水分高达20%-30%。”
徐晨说,长此以往,买家发现所购车辆并不理想,可能会对二手车平台的业务模式产生质疑,“那对于整个市场的伤害是很大的。”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认为,对于未检测准确的交易车辆,二手车平台要迅速响应,不能推诿责任。同时,如果有第三方专业机构介入交易,可能会优化市场。他建议二手车平台多使用第三方车辆背景信息查询系统,来查询车辆保养和维修记录,比如是否泡水,是否有过重大事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