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寻访香格里拉-松赞心灵的净土> 松赞故事

白玛多吉:每个人心中都有香格里拉 ( / 4)

发布时间: 2017-01-22 17:16:42  |  来源: 人民画报  |  作者: 王烁  |  责任编辑: 魏博

清晨的香格里拉,阳光明媚,碧空如洗。

坐落在松赞林寺和克纳村中间的松赞绿谷酒店院子里,有种说不出的清香。风,一紧一慢地送过来,仿佛竹箫的声气,高大的白桦和黄栌树伫立在院子一隅,老叶子随风起舞,打着旋儿落下,被阳光一照,透出了耀眼的金黄或赭红。院子里有一栋四层高的精美藏房。

这里是白玛多吉出生成长的地方。如今,它是中国最知名的精品酒店之一。

前一天半夜才出差回来的白玛面色有些憔悴,但没有影响这位高高大大的康巴汉子的特质——平静,语调和缓,神态安详,仿佛不起涟漪的潭水。这种平静究竟是来自内心的宁静,还是性格使然?

白玛身边的管理团队身份背景各异,有本地村民、外籍高管,也有多年从事酒店管理的专业人士。但所有人都觉得,白玛是老板,更是他们的老师、长辈。“他教导我们,获取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是给予,要以一颗慈悲心、宽容心去对待客人。”松赞绿谷的经理阿珍说,“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关心每一位客人、每一位员工,还有我们员工的家人。”

割舍不下的藏文化情结

在酒店业,松赞算是个“后来者”。

中学毕业之后,白玛去了昆明的一所畜牧学校就读。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做了两年兽医。之后,听闻当地要成立电视台,白玛又转行学习电视节目制作。在云南电视台实习期间,他获得了前往北京电影学院学习的机会。到了北京,白玛发现,很多内地人对藏族文化并不十分了解,甚至还有些误解。“当时,很多人对藏区的印象是雪山雄鹰,对藏族人的印象是比较粗犷。但我所了解的藏族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很含蓄,甚至还有些内敛。”

1992年,中央电视台招贤纳士。白玛觉得,也许可以通过电视这个平台,架起一座桥梁。“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内地人真正地了解藏族文化,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加入央视后,白玛陆续制作了一些展现藏族文化的纪录片,获得了不错的评价。其中,他在1998年自导自拍的纪录片《大山的肖像》获得了法国戛纳电视节的优秀奖。

在央视期间,白玛边工作边学习,有了越来越多的感悟。“各种文化中都有很多精彩的东西。通过学习,你会发现,它会锻炼你的心,让你的内心变得强大。当你能管理自己的心,对很多事情就会有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产生智慧。”

白玛萌生了自己做一个平台的打算。“当时,我就想,如果有这样一个平台,可以向更多的人分享藏族文化,民族之间就会有更多的了解。一家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可以更融洽地生活。”

那时,每次同事从云南迪庆出差回北京都会向白玛抱怨,这个世外桃源什么都好,就是住宿条件太差。听到这些,白玛就想起在法国巴黎有很多精致的小酒店。他去参加电视节时,就曾在凯旋门附近的一家住宿。联想到自己从小生活在克纳村的家,他便动了开精致酒店的心思。那时候,他家有两个院子,父母一院,妹妹和妹夫一院,占地大概有1000多平方米。

2001年,白玛拆掉了自家的房子,拿着六万元现金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路。他修建了松赞绿谷酒店,共22间房。同一年,他的家乡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改名为“香格里拉县”。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来源: 人民画报
责任编辑: 魏博
分享到:
0

留言框

网友热评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