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深灵(左一)展示“全国文明家庭”金盘

【荔波·张雁泉家庭】36年温情助人路

爱存青山,36年帮扶路。“与人和善、助人乐己是我们家的家。”张雁泉说,从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家训。

1995年,张雁泉从务川调到荔波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当地秀美风景与贫困面貌的强烈反差,使他深刻认识到:贫穷源于教育的落后。于是,他和妻子省吃俭用,每年坚持从微薄的工资中省出一些钱,帮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4年,张雁泉受朋友启发,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帮助贫困学生。

36年来,张雁泉一家捐款近20万,发动国内外近2万名网友,为贵州贫困山区募集爱心物资和善款价值200多万元、课外图书5万多册和价值20多万元的医用药品、器械,为山区学校建起了存爱图书室26个、环境教育中心2个、爱心医务室10个、乡级卫生院爱心病床30个,累计帮助山区近3000名留守儿童重返课堂。

\

  张雁泉接受采访

【威宁·何艳梅家庭】“家庭幸福之花”绽放峨嘎村

1997年,20岁的何艳梅与22岁的高友奎喜结连理,并育有一双儿女,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婚后两人一直保持着爱看书爱学习的习惯,并渴望重回校园,继续深造。但因为经济原因,直到2007年,家中才有了可以提供一人学习的积蓄。为此,高友奎自动放弃机会,让妻子继续学习。

待妻子大专毕业后,原本是上届村支书的高友奎,主动放弃候选人资格,推荐全村文化程度最高的妻子作为村支书人候选人之一。经过层层考核,何艳梅成了峨嘎村的支书。

同时,高友奎主动承担起更多家务事,照顾好子女和老人,成为妻子事业的坚强后盾。

家庭是社会文明承载的基本单元,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互关怀、相互包容与理解。一个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会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依赖的港湾,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事业奋斗的依托。正所谓“小家庭,大幸福”,正如何艳梅和高友奎这对平凡的夫妻,尽管历经风雨,但是他们相互扶持,成就了峨嘎梁子永不凋零的“家庭幸福之花”,而且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让“家庭幸福之花”开满峨嘎梁子。

热泪盈眶!听听贵州8户全国文明家庭的故事

  何艳梅(右二)接受采访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