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的灵丘县,有一个巨大的坟墓。据传,历史上最早在大同地区建城的战国赵武灵王就葬在这里。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第六代国君,他果敢、刚毅,敢于打破常规,改革旧制,大胆地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变得更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天下纷争,战争的风云时刻席卷着华夏大地。齐、楚、燕、韩、魏、秦等大国都在扩大的自己的霸业,企图消灭别国一统天下。作为与韩、魏三国分晋的赵国,也卷入了这场纷争。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雍刚刚当了国君,就面临着实力强大的齐、秦、魏对赵国三边的严重威胁,紧邻赵国的林胡、楼烦和东胡等少数民族部落也经常趁火打劫。公元前317年,对赵国来说,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份。那一年国力衰弱的赵国,为了摆脱经常被人欺负的局面,与韩、魏两国联手一起攻打秦国,然而由于这三个国家各怀鬼胎,不能同心作战,再加上秦国强有力的攻击,三国联军节节败退,最终以失败告终,八万多士兵被残忍地斩首。随后,秦国军队仗着强大的战斗力不断对赵国进行侵略,赵国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重压之下,不奋起就要完蛋,不图强就会成为别人案上的肥肉。赵武灵王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他亲自到北边的塞外、西边的黄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冷静而客观地分析和思考赵国军队的不足,谋求强大的方略。终于有一天,他咬着牙下定了进行的“胡服骑射”的一系列全面改革。
公元前307年正月的一天,赵国王宫里的气氛与往日不同,王宫还是那个王宫,设施还是那些设施,但每一个宫人、每一个大臣都感觉到了某种凝重。这一天,赵武灵王把所有的王公大臣都召集起来,举行盛大的朝会,研究探讨赵国的出路。他招来大臣肥义与他共同谈论天下大事,足足谈了五天。又耐心说服如公子成、赵文、赵造、周袑等王室贵族和有实力和威信的大臣,顶着各方面的压力,开始了义无反顾的全面改革。而他自己则首先成为改革的亲身实践者,他率先穿胡服上朝,也要求大臣们穿胡服。赵武灵王还要求部队士兵穿胡服骑马射箭,加强训练。
改革仅仅一年多时间,赵国就建立起一支机动灵活、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公元前306年对赵国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赵国开始检验改革成效的一年。赵武灵王一声令下,旌旗招展,将士集结,南征北战、拓地开疆的壮举正式拉开帷幕。赵武灵王脱掉朝服,披挂上阵亲自统率赵国大军兵分数路大举征讨中山。赵军所过之处,丹丘、华阳、鸱之塞、鄗石邑、封龙、乐垣等纷纷落入了其囊中。几年的时间,北至燕、代,西到云中、九原都成了赵国疆土。
然而赵国的战马并没有停下征战的铁蹄,赵武灵王继续扩大战果。他传位于儿子、自号为主父,挥舞着马鞭,纵横东西南北,在公元前296年灭掉了中山国。赵国国境南至黄河、漳河紧邻秦魏两国,东边达到易水,与燕国为邻,北面在阴山附近筑起了长城抵挡着北方少数民族。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大胆改革和一系列征伐,疆域一下子增加了数千里,国力随之强大起来,最终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
黄河新闻网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