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1次“书香列车”读书角受到儿童旅客欢迎,太原南站候车厅里晋派四合院风格的“书香驿站”成为广大旅客打卡点,4月20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列车”正式开行,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书香驿站”精彩亮相。(中国新闻网4月20日)

“书香列车”及“书香驿站”让流动的文化空间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体验,更在无意间编织着一张"文化毛细血管网",让书香随着人流传导至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传统观念中,公共交通只是把人从A点运送到B点的工具,其价值仅体现在运输效率上。然而,"书香列车"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单一功能认知。当乘客踏入车厢,目光所及不再是清一色的手机屏幕,而是错落有致的书架和埋头阅读的身影,整个空间的文化气质便发生了微妙变化。

“书香列车”及“书香驿站”将等待的焦虑转化为阅读的愉悦,把被迫浪费的时间重新定义为自主成长的时间,这种转化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公共服务设计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与尊重。移动场景中的纸质阅读恰恰弥补了屏幕阅读的不足:没有电量焦虑,无需担心信号,让纸质书在数字时代重新找到了不可替代的场景价值。"书香列车"上,乘客们可以自发形成了"阅读静音公约",也可以让陌生人因同一本书而相识。这些现象表明,书籍的介入使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升华为具有文化温度的社交空间,人们在移动中不仅完成了物理位移,更实现了精神的游历与碰撞。

更值得关注的是,书香活动的成功举办也激发了铁路客运服务团队更高的工作热情。工作人员从单一的服务者角色,逐步转变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传播者,在点滴服务中体现出人文关怀与职业责任感。这种角色的转变,代表着铁路系统正逐步构建更加立体、更加温暖的出行生态。

铁路与书香,二者虽形式不同,却皆能通向远方。一条是通往梦想的路,一条是通向心灵的桥。当两者在春日列车中相遇,便开启了一段美好的文化旅程。(郭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