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期】人大代表谈教育公平:让学生快乐地学 老师快乐地教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8/3/17/20183171521295014597_456.mp4

“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实现加快教育现代化,增加教师幸福感?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市第十三中学语文教师官启军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说。

近些年,择校热、城镇大班额、课外培训班热、学生负担重等教育问题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这些问题的出现是与发展相伴随的,从侧面也见证了我国教育的发展。”官启军说。

“择校热与教育公平相违背”

2018年2月28日,教育部公布《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个别地方仍存在优质教资源不足,校际差距较大问题,少数地方存在继续增大的趋势。为让自己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家长们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对学校的选择上。

“重点中学师资水平高,教学环境好,升学率也高。在这种学校读书,对孩子的未来更有好处。”某重点中学学生家长裴女士告诉中国网记者。

一些家长甚至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宁可在学校旁边租住几平米的小房。“我妈说我们学校参加竞赛机会多,有成绩了升学就能加分,考大学更有把握。这里条件虽不及自己家,但这几年苦点,以后就容易了。”裴女士的孩子对中国网记者说。

今年全国两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表示,老百姓不满意择校热、学区房,原因是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

“择校问题已成为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难题,这是教育的不公平导致的。”官启军说。在官启军看来,想要解决择校热问题,需要加大名师交流力度,均衡师资和办学条件。同时,国家还需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

“大班额不仅学生拥挤 老师压力更大”

择校热和教育配置不均衡,也让超大班额、超大规模学校在一些地方成为教育“常态”。一些重点学校里,不足40平方米的教室经常坐着60多名学生。最前排的学生离黑板只有一步之遥,最后排的学生紧贴着墙而坐,这是大班额班级上课的现状。

“每个老师要照顾60多名学生,经常忙不过来。”官启军说。

为解决大班额问题,2016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了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工作任务、时间表及路线图,指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3月16日的人大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在消除大班额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17年有大班额36.8万个班,占全部班级的10.1%。2017年减少了8.2万个大班额,和上年比下降了18.3%。超大班额全国有86000个班,占全部班级的2.4%。2017年超大班额减少了56000个班,下降39%以上。

“减负路‘道阻且长’”

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我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60多年来,我国已下发多道“减负令”。“但学生们却感觉越减越重,家长们越来越焦虑。”官启军说。

“我家孩子每个月光补课费就上万元。孩子一周五天学校上课,周末两天几乎都在补课。”一名今年准高考生家长对中国网记者说。

对此,官启军坦言,家长和学生应该把更多精力、时间用在学校,注重课堂效率。课堂才是教学的主渠道,多引导学生在课上学东西,学习以不变应万变,学生们学习才会更轻松些。

“鞍山已采取相应措施,例如对学生实行走班制,尽可能让学生把能够完成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完成,目前看来效果不错。”官启军说。

“减负的路还有很长。希望学生快乐地学,老师快乐地教,家长们快乐地把孩子送到学校,避免一提学习就‘鸡鸣狗跳’,不谈学习就‘母慈儿孝’的现象发生。”官启军说。

(文字/吴佳潼 黄牧晨 赵丹 导演/尚阳 策划/吴佳潼 摄像/刘趁 张敏 何远涵 赵丹 谢莹  摄影/韩依 剪辑/吴佳潼 张敏)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做听写。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学生认真学习。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午休时间一学生专注读书,桌上堆满学习用书。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作业。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办公室内,一名老师批改学生作业。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四位高中组老师开教研会商讨教案。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学生们互相讨论作业。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间嬉戏玩耍的学生们。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老师在专注讲课。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堂上一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教室后方的桌子上放着学生的作业本。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教室一角堆落了学生的字典和书籍。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石景山区某中学,课间在操场打篮球的学生们。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校门口,正值放学时间,家长们在学校外面等待接孩子回家。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附近,放学回家的学生们与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附近,一位老人接学生放学,用手推车推着孩子的书包,让孩子减轻身上的“重量”。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正值学校放学时间,北京丰台区某小学附近,接孩子的家长搂着放学的孩子离开学校。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北京市丰台区某小学教学楼。中国网实习记者 韩依 摄

帧像,让时代变迁有迹可循。欢迎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