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期:玉树地震在京儿童7年回访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4/14/20174141492155830604_456.mp4

北京市北五环外的一个宽敞住宅里,藏族女孩德乾尕毛和妈妈躺在沙发上玩平板电脑游戏。2011年国庆节前夕,李先生见到了德乾尕毛。“她从教室一出来,我上前就用胳膊抱了一下,感觉身上特别瘦,当时心里一酸,就决定要助养她。”李先生说。

从此,8岁的尕毛在北京有了新家,有了新的爸爸和妈妈。

1个救助项目和102个孩子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6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8岁的德乾尕毛失去了家园和几位亲人,生活陷入困境。

为了救助玉树地震儿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了“百名玉树儿童成长救助项目”(后改名为“益童成长中心”),从灾区陆续转移102个孩子,分别安置在北京、安徽、西宁,德乾尕毛就是这百名孩子之一。

考虑到地震儿童年龄尚小,面对如此大的灾难,孩子们更需要一对一的深度关爱。“只有拥有亲人的爱,他们将来才会深度地爱别人。”何江萍和项目组发起了爱心家庭领养、助养计划。

爱心家庭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家庭有抚养孩子的经验;二是家里的经济收入相对稳定;三是家里住房要方便。

“当时的目标是要把这些孩子抚养到18岁高中毕业,到今年,我们的项目已经七年。”项目负责人何江萍对中国网记者说。

“学成想回玉树”

勤奋好学的尕毛进步飞快,过去6年,获得两次海淀区“三好学生”和一次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

“刚来的时候,普通话都说不好,现在她的语文成绩经常年级排在第一。”尕毛助养妈妈杨女士说。

14岁的尕毛略显羞涩,但与助养父母相处融洽。杨女士出生于教育世家,懂得如何与孩子良好相处:“家里氛围很轻松,我们之间什么话题都可以聊,一点不会有辈分明显的感觉。”

每年寒暑假,尕毛都随父母出游,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尕毛的视野和知识面不断拓宽。“这些年我去过很多地方:西双版纳、青岛、厦门、大连、成都、长白山、北戴河……”尕毛一个个地数出来。

尕毛对未来的想法则是回玉树教书:“我在玉树上过学,知道那边的教学条件,很想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玉树的孩子。”

“何老妈”的心愿

和德乾尕毛先后安置来的其他孩子,这7年,已经有两批孩子参加了高考。

“第一批高考的是2013年的19个孩子,有18个孩子考上大学;2016年7个孩子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成绩在青海省名列前茅。”何江萍说。

2006年,48岁的何江萍发现身患乳腺癌,一度命悬一线,战胜病魔后她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决心重回自己所爱的教育事业,便一肩担起了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项目组主任的职务。

何江萍和孩子们7年都生活在一起,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何老妈”。

目前在北京一共剩下42个玉树孩子,除去被助养的7名常住爱心家庭外,其余35名孩子都集中生活在“益童成长之家”。

玉树孩子们刚来文化课很差,高中学生做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最好成绩只有30多分。

“当时可把我愁坏了,想的无论如何要让孩子们的成绩好起来。”何江萍说。

她通过媒体和朋友,联系大学生和在校的老师,给孩子们做一对一、多对一的辅导,“管着压着,早上不起来背书要挨罚。”坚持了几年才把文化课补了起来。

为了让孩子们多方位发展,何江萍将一部分人送到了专业学校,有意发展他们各自的特长。“舞蹈、体育、工艺美术、玉雕、花丝镶嵌……这些都可以成为谋生的一技之长。”

三个举重特长的孩子参加了2016年北京市举重冠军赛,获得了44公斤、48公斤、56公斤级冠军。学习舞蹈的拉毛卓玛,2016年参加全国小学生特长生比赛决赛,获得声乐金奖。

考虑到玉树牦牛角资源丰富,用牦牛角可以雕很多工艺品,何江萍让其中五个孩子学习雕刻,两个孩子学花丝镶嵌。

“如果他们回去用当地的原材料,在那里开发一个这样的行业,那就是玉树的第一。”何江萍说。

藏族女孩西毛说:“老妈对我们,比对自己的亲女儿还要亲,这七年过年都没回家,每年陪在我们身边,真的非常感谢她。”

何江萍考虑孩子们的事比考虑自己多。而就在前不久,她病情又复发,准备要接受第二次治疗。

爱心不可挥霍

“他们也是孩子,不是贫困孩子就都懂事,也有淘气的,但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何江萍说。

一个玉树孩子高考结束后,何江萍托关系找了工厂想让他假期锻炼一下自己。在北京的爱心妈妈、志愿者,经常约他吃饭、给零钱,“他觉得这么多人对我好,打工辛苦还赚钱少,于是工作时间开始偷懒,还主动和爱心人士要钱花。”厂长不高兴了,干了五天就要何江萍把孩子接走。

爱心家长也很不满,给了他500块钱,让他上大学后自己勤工俭学。

何江萍说:“第一年大学没人管他,他就自己找工作打工挣学费和生活费。第二年我把第一笔钱给他打过去的时候,他发了个微信:我的爱又回来了。”

“要让他知道别人的爱心不是随便可以挥霍的。”她说。

援助之困

“北京现在正疏散外地人口,眼前最棘手的问题是30个孩子上高中的问题。”何江萍说。

孩子们在读的很多学校是通过何江萍团队里的私人关系联系的,面对越来越严的政策,何江萍忧虑两年后的升学问题。

要想在北京上学,只能进私立高中,私立学校学费和录取分数都比较高,项目的资金又不充足,这会让很多孩子无法完成高中学业。

尕毛助养妈妈杨女士也对上学表示忧虑:“花费那么多爱心捐赠的钱上私立学校,本不应该富养的孩子非要放到富养的地方去,这不合理。”

据何江萍介绍,现在一个孩子一年的费用差不多要在三万左右,往后只能会更高。

“如果学校协调不了,最坏的打算是让孩子们到西宁的一个私立高中就读。”她说。

(文字/焦源源 策划/焦源源 尚阳 摄像/黄富友 尚阳 摄影/黄富友 剪辑/尚阳)

2010年,北京,从玉树灾区接到北京的102名儿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供图)

2010年,北京,玉树发生地震第一时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益童成长中心从灾区接到北京102名儿童,并成立为期三个月“百名玉树儿童休养营”,推出“玉树百名孤儿成长救助项目”。(北京益童成长中心供图)

2017年4月8日,北京,14岁的玉树孩子德乾尕毛,2010年玉树地震,她有7位亲人在地震中遇难,当时她只有7岁。在中华儿慈会的帮助下,2011年她得到北京一个家庭的资助,德乾尕毛现在学习非常好,成绩名列前茅,并荣获北京市“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8日,北京,德乾尕毛与北京助养家庭的合影。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8日,北京,德乾尕毛在小区骑自行车,助养妈妈在旁边帮她扶着。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8日,德乾尕毛与北京助养家庭父母在家中接受采访。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8日,德乾尕毛在北京助养家庭中与妈妈讨论一些有趣的事。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8日,德乾尕毛与助养爸爸站在一起,身高基本相同,德乾尕毛说自己之所以长这么高都归功于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学生们正在排练舞蹈打阿嘎。打阿嘎是一种藏族传统的屋顶或是屋内地面的修筑方法,利用当地特有的被称之为“阿嘎土”的泥土和碎石加上水混合后铺于地面或屋顶,再以人工反复夯打使地面、屋顶坚实、平滑、不渗漏水。打阿嘎时工人分成两队,边打边唱曲调悠扬的劳动号子,跟随着歌声的节奏手脚并用,上下整齐地夯打地面,场面壮观,是藏族的独特民俗之一。中国网记者 焦源源 摄

2017年4月9日,公益机构“民兵团”为北京益童成长中心的玉树儿童带来了一万多元的捐赠物品,其中包括电脑,打印机等,这个机构已经连续捐助八个月,其负责人表示,未来还会一直捐赠。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客厅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的学习奖状。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客厅墙上挂着玉树儿童入小学和毕业时的照片。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客厅书架上摆满了爱心人士为孩子们捐赠的各类图书。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两个玉树儿童在卧室学习。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十余位爱心人士自备物品来家里为孩子们做午餐。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2017年4月9日,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孩子们在享用爱心人士为他们精心制作的午餐。(北京益童之家供图)

2017年4月9日,志愿者与玉树儿童在北京益童成长中心合影留念。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