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期:一个人的小站

 
 
http://mp4.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7/2/1/2017211485956497065_455_3.mp4

从18岁起,曹文华就没离开过铁路。2011年,曹文华来到北京南站运转车间,他的工作有点“特殊”:听得见列车呼啸的声音,却看不见列车的“身影”。

曹文华是京津城际线路永乐站应急值守人员。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线路全长120公里,设北京南、亦庄、永乐、武清、天津5个车站。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新纪元。

见不到列车的应急值班员

永乐站位于通州区德仁务村和半截河村之间,没有直达车辆,每次值班,家住密云区的曹文华要乘坐凌晨4点半的始发公交车,横跨20余公里来到这里。

最近的公交站离永乐站还有5公里路程。“一趟走下来,每次上班差不多要花4个多小时。”曹文华说。

永乐站属于没有开通运营的车站,列车只路过不停靠。车站共有3名应急值守人员,实行3人3班倒工作制,每当班一次就要连续值班72小时。

高铁列车的操作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在值班的3天中,曹文华的主要工作是坐在屏幕前,紧盯每一趟列车的通过情况,如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报告,保障列车安全通行。

一个值班员,一间办公室,一条守门犬……应急职守人员早已习惯与与孤单为伴,上班时没有人与他们说话,曹文华与工友陈广、王旭生只有在交接班时才能看到彼此。

永乐站周围没有生活配套设施,值班的人每次上班必须要带足“口粮”。“值班前自己从家里准备好三天的饭菜,拿微波炉热一下就吃了。”王旭生说。

下班继续“倒时差”

在永乐站的附近建有一个维修基地,主要负责京津城际设备维修和应急抢修,曹文华负责通过系统处理接、发列车。

“列车突发故障时都在维修基地处理,所以不能出差错。”曹文华说。

每天零点30分至4点30分属于列车设备维修的“天窗时间”,值班人员通常在这个时间才能休息。但即便休息时值班人员们也要时刻保持“备战”状态。

办公室里有一部电话,“三声之内必须接起来,这是要求,以免耽误紧急情况的处理。”曹文华说。

长时间的日夜颠倒,让值班人员在下班后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工作与生活休息时间来回切换,我们就不得不一直处在倒时差中。”陈广说。

闪亮“名片”上的“螺丝钉”

2017年铁路春运,从1月13日起至2月21日止共40天,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3.56亿人次,同比增加3156万人次,增长9.7%。

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安排节前增开动车组列车236对,节后增开308对;云南省、贵州黔西南地区首次连入全国高速铁路网,以及陆续开通运营的徐州至兰州高铁郑州至徐州段、重庆至万州高速铁路等3200多公里铁路新线投入春运……

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11日,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50亿人次,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30%以上。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建设运营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家。高铁不仅深深地改变了中国人的出行方式,更成为中国制造在全球一张闪亮的“名片”。

据北京南站运转车间党支部书记冯永祥介绍,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动车组日均运行交路从每天15对逐步增加至80余对,日均发送旅客达3.7万人次。今年春运期间,运行90.5对,曹文华一刻不敢松懈。

曹文华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像铁轨上的一枚“螺丝”,虽然平凡,却不可缺少。“每次看到列车安全通过就感觉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

在曹文华工作的29个年头里,与家人一起过除夕的次数屈指可数。“我们家过年一般都是提前或延后,这样人才能聚齐。”他说。

(文字/尚阳 策划/王梦泽、尚阳 拍摄/吴闻达、黄富友、陈思扬 剪辑/王梦泽)

京津城际线路永乐站应急值守人员曹文华。中国网记者 王梦泽 摄

“列车突发故障时都在维修基地处理,所以不能出差错。”曹文华说。中国网记者 王梦泽 摄

文华的主要工作是坐在屏幕前,紧盯每一趟列车的通过情况,如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向主管部门报告,保障列车安全通行。中国网记者 王梦泽 摄

有时曹文华会用站内的电磁炉给自己做汤当午餐。中国网 黄富友 摄

永乐站周围5公里没有任何生活配套设施,单位准备的矿泉水桶。中国网 黄富友 摄

永乐站周围5公里内没有任何生活配套设施,值班的人每次上班必须要带足“口粮”。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欢迎为中国网新闻中心《帧像》栏目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