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法国政府计划向台湾出售武器提问。赵立坚回应称,中方坚决反对外国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或同台湾地区开展军事安全交流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已向法方表达严重关切。中方再次敦促法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撤销对台军售计划,避免给中法关系造成损害。

15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向台湾出售武器,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与台湾开展军事联系。中方要求法方立即撤销有关对台军售项目,以免对两国两军关系造成进一步损害。中国军队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和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行径,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法国《世界报》日前报道称,1991年,法国汤姆森-CSF公司(现为泰雷兹公司)曾以28亿美元价格向台湾地区出售6艘不装备武器的“拉斐特”级护卫舰。今年4月7日,台湾方面表示,计划对这些法国制造的护卫舰进行现代化改造,以便为它们配备诱饵发射系统,使其免遭导弹袭击。改造合同由法国DCI-DESCO公司获得,金额约为2500万欧元。中方于今年4月向法方表达对合同签署的不满,敦促法方“取消”相关合同。中方认为,法国与台湾地区的这种交易会“破坏中法关系”。

据媒体报道,法国外交部13日发表声明说,“法国尊重一个中国原则”,但“也严格遵循与台湾缔结的契约性协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法国政府就曾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悍然向台湾地区两次出售军备,导致中法关系严重倒退。人们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

早在1989年底,法国媒体就传出法国汤姆逊公司要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6艘护卫舰的消息,法国总理府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法国驻华大使,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并要求停止这笔生意。中国驻法使馆也向法国外交部进行交涉。据使馆透露,时任中国驻法大使周觉向法外长迪马转达了我最高领导人的话,中国人绝不会吞下这个苦果。法国当局在权衡利弊后决定不再与台湾地区继续做军舰生意。1990年1月6日,法国外长迪马向中国驻法大使周觉通报了密特朗总统的这一决定。

然而,到了1991年4月,迪马向我方再次提出向台湾地区出售军舰问题,5月7日,继周觉之后出任中国驻法大使的蔡方柏立即向法方表达强烈不满,并要求迪马遵守他1990年1月6日向中国大使亲口做出的不再继续同台湾地区做军舰生意的承诺。此后,中法双方就此展开副外长级谈判。7月4日,迪马会见参加谈判的外交部副部长田增佩,确认了以下论述:“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法国不改变它的立场,即不同台湾发生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和进行任何官方接触;法国在同该岛发展贸易时,无意影响台湾海峡的安全态势。”但事实证明这只是法方一个口是心非的表述。当年9月27日,法国政府发表公报宣布,法国同台湾地区就出售6艘护卫舰达成协议。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法国同台湾地区签署军舰合同墨迹未干,11月,法国政府就允许达索公司同台湾商讨销售幻影2000-5型战机问题。1992年2月,法国外交部长在纽约会见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时提出法拟售台幻影2000-5型战机,钱其琛重申中国的一贯立场,并警告法方,此事关系重大,要慎重从事。11月8日,法国媒体援引台湾方面的消息称,这项合同已于当天签署。中方立即要求法国外交部就此事做出澄清。法方理亏心虚,采取拖延战术,迟迟不予答复。直到12月22日,在中方一再催促下,法国外交部才承认法国政府已批准向台湾出售60架幻影2000-5型战机的合同。

法国连续两次无视中国的反对,先后向台湾地区出售军舰和战机,严重破坏了中法关系,中方理所当然做出强烈反应。12月23日,中国外交部紧急约见法国驻华大使,宣布四项措施:一、要求法国政府一个月内关闭其驻广州总领馆;二、撤销两国正在谈判的大型项目,包括广州地铁、大亚湾核电站二期工程、购买法国小麦等,不再同法国商谈新的大型经贸项目;三、严格控制两国副部级以上人员往来;四、对法国达索等4家售台武器公司采取不接触等措施。

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彻底打破了法国在对华和对台关系上左右逢源、两头得好处的如意算盘,让他们经济上得不偿失,政治道义上陷入被动。这也给那些试图向台湾军售的国家以儆戒,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1993年,法国执政党社会党在立法选举中惨遭失败,戴派保守党的巴拉迪尔出任政府总理,法国第二次实行“左右共治”,中法关系才出现转机。当年年底,巴拉迪尔总理的特使访华,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商讨。1994年1月22日,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法方在公报中承诺,今后不批准法国企业参与武装台湾。公报宣布,两国恢复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4月,巴拉迪尔总理访问中国,中法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回顾这段历史不难看出,对台军售是中法关系不可触碰的“红线”,触及这条“红线”,中国必然要做出强烈回应。上世纪九十年代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这一次,法国究竟如何动作,人们拭目以待。(沈孝泉,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