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为了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两国应当按照双方元首达成的共识,针对疫情进行密切合作、联合抗疫,给全世界树立榜样。面对疫情压力,还应积极落实贸易协定;及时恢复交流,不把分歧扩大化。只要双方抛开成见、精诚合作、团结抗疫,中美两国就能够带领世界走出疫情危机,重新建立大国关系的合作典范。

2020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应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这是一次非常时期的重要通话,这也是一次有利于中美关系重回正轨的电话外交。两国元首都表示中美应该团结抗疫。

步入2020年,中美关系可谓一波三折。当1月15日中美贸易协定签字的时候,不仅是中美两国,全世界都松了一口气,主流观点认为历经22个月的艰苦谈判后,中美关系终于结束了下坠,有了企稳的基准点。但谁也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会导致中美两国关系再度剑拔弩张。在人类面临共同劫难的时刻,中美之间的争吵、怀疑和相互不满曾甚嚣尘上。

复盘疫情期间的中美关系,在疫情之初,中方及时向美方通报有关情况,美方接回侨民并提供援助物资,两国元首还通过电话进行沟通。但伴随疫情的发展,两国舆论均出现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论调,具有代表性的是双方有关人员在Twitter上的争论,美国一些政客公开污化中国,这种争论一度引发了舆情海啸。但Twitter争论只是导火索。此前,中美“脱钩论”早已被提上日程,美国参众两院更是通过《台北法案》明确对台湾当局的支持。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关切议题,经贸合作则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 这两方面同时出现问题,加上互相驱逐记者所带来的民间厌恶情绪升温,中美关系已经陷入四十年多年来的冰点,两国关系不可控因素增多。

每个国家都有强硬派,疫情期间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声音是难以避免的杂音。与之相比,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杂音背后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的系统性风险。中美之间已经存在绕不开的“修昔底德陷阱”。在此特殊时期,中美双方领导人的直接沟通显得尤为重要。继2月初通话后,近日中美两国领导人再度通话,互通有无。领导人之间的及时沟通,对于中美关系保持稳定、不误判,起到了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为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为了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 首先,两国应当按照双方元首达成的共识,针对疫情进行密切合作、联合抗疫,给全世界树立榜样。疫情是人类的共同敌人,它不分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也不分是东半球人还是西半球人,这次新冠病毒的袭击已经是二战以来人类面临的最重大灾难。值此危机时刻,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的中美两国,更应该密切合作,不仅彼此之间需要交流信息,还应该向全世界分享。尤其是美国,此刻不应该抱着“美国第一”的原则不放, 不应该固守单边思维,而是更应该有全局眼光。《纽约时报》对美国政府的批评是对的,美国这次做的不够慷慨,不仅没有给世界提供应有的帮助,而且做了一些很自私的事,如企图收购一家研制疫苗的德国企业的专利权。疫情发酵之下,防疫不是哪一个国家自己的事,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各国只有抛开单边思维,团结抗疫、同舟共济,世界才能重获安全,经济才能真正复苏。

其次,面对疫情压力,积极落实贸易协定。疫情的蔓延,给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执行带来了困难。对于中国而言,很多承诺的改革措施也因为疫情耽搁了,这是实情,是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美方对此应该予以高度理解。通过落实贸易协定,保持中美经济关系的基本盘,等于是让中美之间的压舱石保持一定分量,这对两国都有积极意义。

第三,及时恢复交流,不把分歧扩大化。在美国,有对华接触派也有主张脱钩的强硬派,这段时期强硬派占优势;而中国随着实力的增长,也有很多主张强硬的观点。有分歧是正常的,双方政府要做的是面对分歧、管控分歧,就分歧及时展开对话,积极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不能断,疫情过后航班也要及时恢复,各种对话机制也要重启。中美两国的有识之士,在此特殊时刻,更需要排除障碍、保持沟通,如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先生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驳斥“病毒来自美军实验室”的传言,就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这种实事求是的坦诚态度,对于中美双方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树立国际关系典范。美国在二战后通过马歇尔计划带领欧洲重建,中国在自身疫情缓解后也在向全球输出中国抗疫经验和人才、物资,这不啻于一次新的中国版本的“马歇尔计划”。对于中国来说,应当通过本次全球性团结抗疫,对海外民众开展积极有效的公共外交,特别是把中国在预防和治疗轻诊方面的中医药方案有效输出,把在广东等地开展的社区管理、复工复产等韧性抗疫方案无条件分享,集中精力帮助全球抗疫。中国在精神上虚怀若谷,在交往上以德服人,在援助上务实肯干,少辩论、多做事,大气从容,中国的国家形象也会因此而越来越好,而所谓反华浪潮便会沦为一时泛起的小浪花,中国的国际关系必然开创一个新局面。在疫情危机之下,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也可能引起全球性共鸣,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中的新“刚需”。

学界常说,中美关系就是一个钟摆,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但现在,中美关系的凶险已经超过了很多学者的估测。但无论如何, 我相信中美关系是个钟摆,而不是自由落体,经过双方的艰苦努力还能摆到中点,或是接近中点的位置。中美两国元首的电话外交是对近期两国关系出现对抗舆情的一次重要修复,我相信,只要双方抛开成见、精诚合作、团结抗疫,中美两国就能够带领世界走出疫情危机,重新建立大国关系的合作典范。对此,我依然保持谨慎乐观。

韩方明:本刊副总编辑,察哈尔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