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的岩永正嗣是中国的老朋友。1987年,他人生中第一次出国旅行就来了中国。那是他和中国结缘的起点。30余年来岩永正嗣在中日经贸合作的第一线工作,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日经贸关系的变迁。其中哪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日经济合作的未来又将有何亮点?日前岩永正嗣在接受我刊的采访中讲述了他与中国的故事。

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岩永正嗣

中国市场越来越好进入的同时,外国企业遇到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与32年前自己第一次来到中国旅行时相比,岩永正嗣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中国的开放程度。他回忆道:“和现在外国人可以自由使用人民币交易不同,当时在中国消费,我们要把自己带来的外币兑换成外汇券,去友谊商店等指定的商场购物。包括景点门票、火车票的购买,也都有外国人专用窗口。感觉在经济方面,外国人和中国人是完全分开管理的。”

虽然面向外国人的售票价格是面向中国人的3倍左右,但对于岩永正嗣来说,贵也有贵的好处,那就是不用排长队十分便利。“现在已经没有这些‘特殊待遇’了,对于外国人来说,因为没有身份证或者中国的银行账户,在购买车票、取车票,以及使用电子支付等方面,还没有中国人方便呢。而且现在中国游客购买力强,海外很多商家主动引进支付宝、微信支付,中国游客在国外也能继续享受便利的服务。”

外汇券从1980年4月开始发行至1995年1月1日退出流通领域。图为外国游客在中国银行窗口兑换外汇券

岩永正嗣的感慨正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外汇管理的变化缩影。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汇紧缺,实行严格管理,到现在外汇储备世界第一,人民币迸发出全球购买力,再到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国际货币。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国力的增强和越来越开放的姿态。

常年从事搭建中日产业界交流平台工作的岩永正嗣,对中国市场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他讲道:“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直积极吸引外资,对外资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国企业过去只能以合资形式,或者少量参股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现在,独资的外国企业也同样能够在中国市场发展,而且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在不断增多。中国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经济实力也得到了提高。从2008年之后,中国企业的成长非常迅速。在中国市场越来越方便进入的同时,外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

“中国进一步开放,不仅给日本企业带来商机,也将给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带来益处”

今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该法案和相关配套法规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行。《外商投资法》淡化了内外资企业组织形式的差别,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公平竞争环境,强调对外商投资的促进和保护。因此得到了外国企业的广泛关注。

岩永正嗣所在的日中经济协会对很多日企就这部法律及相关配套法规的关注与期待,进行了调查。他介绍道:“以制造业为例,日企对国家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很感兴趣。因为行业标准制定的影响范围不只是在中国国内,它会涉及全球市场。让外企参与进来,对中国企业今后进军海外也是大有益处的。另外,还有向外资开放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这都是值得欢迎的变化。现在,日本企业都在等待着明年1月相关实施细则的出台。希望细则充实、透明。”

岩永正嗣所在的日中经济协会收集日企关于中国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反映给中国政府。图为岩永正嗣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提交相关意见建议(岩永正嗣供图)

对于中国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岩永正嗣认为:“中国进一步开放,不仅给日本企业带来商机,也将给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带来益处。更加多样的外企进入中国市场,会为消费者提供多元的选择,为中国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国家,相信日本的经验会成为中国的参考”

伴随中国继续扩大开放的脚步,岩永正嗣最看好未来中日在开拓第三方市场和应对老龄化方面的合作潜力。

说起中日企业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岩永正嗣如数家珍。他介绍了日铁工程和首钢的合作:“最初是日本援助首钢试用的环保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处理生产焦炭时产生的废气,循环利用热能,既环保又节能。因为效果好,所以两家公司就成立了合资企业来生产。现在,这种环保设备不仅在中国的钢铁厂普及推广,而且在向印度、越南、俄罗斯等国家出口。这可以说是日中企业联手在第三国开辟环保节能市场的成功案例。我期待这样的合作能成为今后中日第三方合作的方向。”

此外,岩永正嗣还提出了日本经验加中国技术资金的合作模式。他说:“日本第一次海外进军热出现在1973年,当时在东南亚地区,日企也经历过对象国的反感和抵制。但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现在已经与当地民众建立起信赖关系。近年来,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拓展海外市场,难免会遇到日本企业经历过的困难。而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效果之一,就是可以让日企积累的客户信任和中国企业的技术资金结合到一起,实现三方共赢。”

      岩永正嗣率团考察贵州,寻找中日企业在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商机。目前日本食品厂家食其家正在与贵州商谈以当地茶叶为原材料,使用日本技术,加工抹茶粉,向东南亚出口的合作项目(岩永正嗣供图)

对于中日共同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岩永正嗣认为医疗、养老产业将是两国未来经济合作的重点。他在分析中日65岁以上人口比例的变化数据时说道:“日本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7%上升到1994年的14%,用了24年。中国2001年时,65岁以上人口比例是7%,预计将在2025年时达到14%,所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和日本极为相似。”

日本比中国提早3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岩永正嗣看来,中国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国家,日本国情又与中国相似,相信日本的经验一定会成为中国的有益参考。同时,中国研发的新技术,也能反过来应用在日本的老龄化应对上。”

岩永正嗣感慨道:“未来中日之间的合作模式将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时,日本单方面帮助中国,而是中日互帮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