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不可忽视的特色

女性特质使得从事“三点水”事业的华人女性特别注重情感交流,她们不但考虑到了文化设施须在地理位置上贴近当地社群,而且注重着从心理上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从始至终,她们都把本土化置于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深耕社群,反哺当地。“三点水”作为具有加盟性质的欧洲第一个中文连锁教育机构,不但有绘本馆,还有戏剧课、雕塑课、节日专题等设置。课程内容之丰富,课程设计之细致,课程讲师之专业,超出了很多负有盛名的早幼教机构。但是,“三点水”在法国社区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积极主动的推广方式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在于华人女性群体对中华文化所抱有的强烈自信心。基于此,“三点水”及各推广机构从来都不只是做一个中华文化的传声筒,而更是积极参与到法国当地文化的“叙事”中。简而言之,她们不但用中文讲中国事,而且还用中文讲法国事,两种文化的精华通过中文讲述同时呈现。她们不但对华人二代及混血家庭的二代讲解《齐天大圣》《山海经》和万里长城,也会用中文对同样的小朋友群体讲解罗丹雕塑、雅典卫城乃至西方的历史文化传承与风俗习惯。这是“三点水”最大的特点,即注重本土化深耕。绝不高高在上,也不照单全收,而是各取所长、融会贯通,让孩子们从小就具有宽阔的视野,这种做法因尊重当地文化而获得颇多认可。换句话说,“三点水”的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却并不割裂孩子与当地的联系。恰恰相反,是在鼓励孩子们适应当地社会。对于华人后代注重“从根做起”,对于当地儿童则传播文化平等观念。当地政府与民众之所以对“三点水”的文化交流活动给予支持,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后者的事业绝非仅仅是文化输出,更是给了当地一个审视和观察本土社会与文化的新视角。因而,他们真正从心理上接纳了“三点水”,这使得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及思想共鸣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网状推广,水乳交融。当地法国社区对于“三点水”的高接受度也得益于“‘三点水’阅读推广人计划”的完善落实。很多当地人在自己家门口也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三点水”的贴心服务,因而对其十分认可,地理距离也因此不再成为了解异域文化的阻碍。“三点水”总部位于巴黎,但还有很多华人生活在较为遥远的外省市乃至法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山水阻隔,不利活动开展。在此情况下,“三点水”适时推出了“阅读推广人计划”。对于外地的部分文化协会及华人妈妈进行必要培训,辅以素材并提供及师资支持,从故事会的“三大架构”到绘本运用的“四大原则”“八大延展”进行全方位指导,使她们在符合资质的情况下以加盟的性质成为合伙人,从而使“绘本馆”“故事会”开到了法国很多省市以及欧洲其他国家。一个个极富中华文化色彩的“小豌豆”“小米粒儿”“小龙人”“筋斗云”“熊猫窝”“小小孔夫子”等协会的故事分享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很多省市的众多社区中间,带有共享性质的“流动图书馆”在各网点来回穿梭,若干由华裔家长为主导的社群故事会定期举办,每周都吸引着许多不同族裔的家庭参加。这种网状推广方式效率极高,2018年,三个月内即加盟了约30家协会,不但令法国民众有了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机会,也为很多华人女性提供了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社会地位的机会。目前,除法国外,加拿大、英国、荷兰和澳洲等地的合作方或已开展工作,或运营在即。假以时 日,这一华人女性主导的、以传播中华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外交”载体将落户到各大洲。  

简而言之,众多华人女性在地理上就近利用资源、深耕当地社群;情感上又极富亲和力,以平等姿态进行交流;她们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使得“三点水”及众多合作方在传播异域文化的同时,将其打造的“中华文化社群”塑造为当地社区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加油站和家庭社交中心。她们扎根本土、相处融洽,基于自身对于本土化的坚持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取得了明显的“双赢”成果。

民间交往中的女性角色不容忽视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与需要资金支持、目的国民众又有可能抱有质疑态度的经济交往不同,亦与需要政府背书与资源配置的城市外交不同,民间外交继承了新中国自“乒乓外交”而始的光荣传统,关注当地,联结邻里,颇接地气,相关活动常可获得其他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民间外交在很多时候并非从一开始就具有多么宏大的目标,而是通过普普通通的工作一点一滴融化坚冰,不断促进交流。巴黎“三点水”即以简单易行的中文绘本馆开展业务,虽普通却多元,规模不大但影响广泛,以华人女性为主导,主客体角色兼而有之,发挥了女性特长,找准了与当地文化的契合点,面向所在国多层次受众,完美且准确地进行了信息传播,且受众反映良好。在法华人女性这一行之有效的民间外交实践,对于今后丰富公共外交形式及进行准确的效果评估颇具价值,而女性在普遍意义的公共外交实践活动中的作用与角色之议题,亦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深入的研究。

卢暄: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海南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来源于《公共外交季刊》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