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5月访日与日方达成了多项经贸合作方面的协议与共识,不仅对中日经贸合作的传统领域进行了升级,更开辟出新的合作空间与前景。这些收获是否预示着中日经贸合作将会迎来一轮新的高潮,两国经济关系将会呈现一副新的面貌?就此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张季风在接受《人民中国》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的观点。

——此次李克强总理访日,在中日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果?

张季风:首先,我认为李克强总理这次访问日本是一次“破冰之旅”。“坚冰”打破之后,中日经贸合作就开阔了。因此,李总理访日的意义非常重大。第二,李总理的日本之行分为两大内容,一个是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谈,另一个是对日本正式访问。两者不能完全分开。因为,中日韩之间确定的好多事也都是和中日经贸关系有关的。其中,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中日韩三方一致同意,要加速中日韩FTA和RCEP谈判。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其实早就跨越了中日两国的国界,特别是在区域合作当中,中日双方的合作在东亚领域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李克强总理这次首次提出“中日韩+X”的提法是一个创新。这可以促进以中日韩为母体,向第三方市场去拓展。在第三方的国际合作能够让我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中日韩目前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如果三方共同与蒙古、俄罗斯,甚至中东国家合作,就有可能缓解能源问题。另外,我一直梦想,能不能修一条从东京直达北京的的高铁,如中日韩三方能和朝鲜进行合作,这样的机遇就有了。这样做对朝鲜半岛的稳定,乃至了东亚及世界的和平,都会做更大的贡献。第三点,中日韩三国对于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达成了一致,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中美贸易摩擦没有升级为贸易战,我想这与东亚国家的态度一致是有关系的。

——这些成果将为当前乃至今后的中日经贸合作带来怎样的影响?两国经贸合作是否会迎来新的一轮高潮?

张季风:至于中日之间,“坚冰”打破便是浩瀚的“大海”。我认为,中日经贸合作的空间几乎覆盖所有的领域。其中的重点领域主要就是体现在中日政府签定的十项协议和备忘录当中。我认为,比较突出的一个就是中日双方共同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它预示着中日经贸合作有可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展开,这将迎来一个多赢的新局面。

其他方面,例如在环保、社会保障领域等,这些协议的签定,都对未来的中日经贸合作具有指导意义。因为,为了落实这些协议,中日两国将会出台更加具体的款项,明确具体的任务,建立长久的新的合作机制,组建一系列执行委员会、开办相关论坛等行动。

我认为,按照目前的形势发展,如果国际上没有出现重大的政治波动造成干扰,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会迎来新一轮高潮。

首先,中日两国的经贸合作经过40多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两国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而且这种互补性还会长期存在。

第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是中日经贸关系的一个重要支柱。过去40年来,日本对华投资基本的趋势是不断增长。2012年达到最高峰时超过了73亿美元。后来,由于受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连续四年出现下滑,现在降到30亿美元左右。从一般的经济规律来看,出现一段时期的下降以后,肯定会有反弹。现在,反弹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中国经济持续处于稳中有进的增长状态,日本经济也在安倍经济学景气的延长线上,世界经济逐年恢复。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中日政治关系也在好转。因此,中日经贸关系迎来一个新的高增长,是完全有可能。

——此次李总理访日将令未来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张季风:我特别注意到,李克强总理访日期间专门参加了省长知事就合作项目的签约仪式。在中日政治关系改善的前提下,中日地方交流的积极性明显加强。这算是未来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呈现出的一个特点。

再有,从双方合作质量上看,中日经贸合作将从过去的制造业大幅度转向服务业。其中,银行服务业会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即便是在制造业,中日企业的合作也正在上升至高端制造业这一领域。像机器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半导体芯片、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合作都会进一步加深。在产业链条方面,中国企业从过去合作中处于垂直分工的低端地位逐渐向水平合作方向发展。

在金融领域,从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得到日本贷款总额大概是3.3万亿日元。而如今,中国购买日本的国债已经达到了11万亿日元。中国从日本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日本曾经承诺购买中国100亿美元的国债,但受2012年两国政治关系转冷的影响,没有实施。

这次,李克强总理同意给予日本2000亿元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向日本开放中国的金融市场。这是引领中日金融合作向更开放、更深入发展的信号。如果中日互相购买国债,这对双方来说利益非常大。它可以推动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化,也可以分散中国和日本的外汇储备风险。倘若这个愿景变为现实,它将标志着中日两国在金融合作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对于促进双方的金融改革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作者张季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