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认为,随着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日,以及中日重启经济高层对话,中日间经济合作进入新局面,中日向改善关系迈出积极一步。

中日“融冰”受欢迎

日本《读卖新闻》4月17日刊发题为《日中双方要真正改善关系需不断进行高层磋商》的社论称,营造改善关系的环境、不断进行实务性合作、谋求建立信赖关系,这些非常重要。中日双方必须进行真诚努力。

社论称,安倍首相与前来日本访问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了会谈。安倍首相表示,“愿意在各个领域发展两国关系”。王毅回应说,只要把中日关系改善好、稳定住,双方就可以开展更密切的交往和更广泛的合作。

社论称,预计中日首脑外交今后将趋于活跃。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将赴日出席中日韩首脑会谈。接下来,预计还会有更多高层接触。

社论称,为切实处理钓鱼岛相关问题,两国首脑需要建立互信关系。今年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两国回归战略互惠关系的原点,取得具体的合作成果非常重要。

社论称,在外长会谈中,双方一致同意在气候变化和反恐对策等实务层面加快合作。

日本《每日新闻》4月17日刊发题为《日中经济界欢迎两国关系“融冰”》的文章称,日本与中国时隔8年重启经济高层对话,中日间经济合作进入新局面。自2012年日本政府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以来,两国政府间关系冷却,阻碍了民间企业的商业战略。中日经济界对两国政治关系“融冰”表示欢迎。

文章称,中国经济圈持续扩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前景广阔。中国希望通过此次重启经济对话,推动日本参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一带一路”的向心力。

文章称,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减少,经济实力下降的日本很难正面对抗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在能促进亚洲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本需要更加务实,只要能与中国合作就应开展合作。

文章称,关于重启对话,日本经济界大多持欢迎态度。一位财界相关人士称:“现在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非常强大,已非8年前可比。政府间能够开展对话,是朝着扩大经济合作迈出的积极一步。”

关系转圜有背景

共同社4月16日刊文称,在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访日的基础上,日本政府将为5月的中日韩首脑会谈完善环境,计划把对华政策的基轴从“制约”转向“融和”。其背景因素在于政府认为,“以经济规模早晚超越美国的中国为对手,在所有领域都进行对抗难度很大”(首相官邸消息人士语)。

文章称,中日关系以日本向中方妥协的形式推进。政府2月在首相官邸网站上公布了安倍晋三对台湾东部地震的慰问文,但之后删除了收件人“蔡英文总统”的字样。

文章称,在有关钓鱼岛的应对上,日本也比较克制。安倍在今年1月的施政方针演说中则未提及钓鱼岛本身。

文章认为,展现出融和姿态的安倍似乎流露出了一种“焦虑”,那就是在朝鲜问题有大动作的形势下,日本有必要与中国迅速沟通。

文章称,中国感受到了日本的变化。据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此次王毅访日是应日方的邀请。王毅在与河野会谈时表示,应邀访日是对河野及前任外相访华的回礼,也是对日本采取积极对华政策的回应。

领土分歧难解决

日本《每日新闻》4月17日刊发题为《日中安保方面的紧张还将继续》的文章称,日本政府希望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的今年内飞跃式地改善中日关系。不过,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紧张局面预计不会得到缓和,即使两国关系改善,也不意味着安全保障上的担忧立即消失。

文章称,李克强总理访日时,中日两国拟就启用旨在避免自卫队与中国军队偶发性冲突的“海空联络机制”达成协议。安倍首相还与王毅就把东海打造成“和平、合作、友好之海”的原则达成一致。

文章称,不过,中日关系出现改善势头之后,中国公务船也没有停止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中方估计很难放弃主权主张。

文章称,另外,中国军队进出太平洋的动向越来越明显。自卫队除了在日本海一侧外,还要被迫在太平洋一侧应对中国舰艇。政府相关人士称,“虽然不可能阻止中国公务船的活动,但如果关系改善,至少能够控制在目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