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部署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将为两国经贸交流带来哪些新机遇?

麦康年:新西兰支持中国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战略部署。新中两国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正是得益于两国间的坦诚与开放。对外贸易是新西兰民生的根基,因此,中国不断致力于发展开放型经济将对新西兰产生重要影响。新西兰需要贸易往来,而中国已成为新西兰非常重要的市场。如果中国不再坚持开放型经济政策,新西兰反而会感到不安。因此,中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任何举动都会广受世界欢迎。

新华网:近几年,中国的一些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其中,高铁、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网购和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被誉为“新四大发明”。请问您体验过“新四大发明”吗?

麦康年:是的,我有所体验。首先我要提的是中国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巨大的人口基数与庞大的消费群体。因此,如果人们想尝试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电子商务等创新活动,在中国有大量的人群可提供测试。某个产品一旦获得成功,就是巨大的成功。我在中国这3年期间,发生了许多显著变化。

我乘坐过高铁,令我印象深刻。高铁重新定义了人们往返两地之间的交通方式。新西兰秉持“未曾拥有,则需创造”的传统精神,是一个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家。而在中国,创新能力来源于庞大的中国人口,来源于人民的智慧。新西兰与中国的创新精神是彼此良好的互补。我们希望看到中国的创新精神,希望能有更多像“新四大发明”一样的创新实践。

新华网:您如何评价中国当今的创新能力?

麦康年:我认为中国的创新能力在逐步提高。例如之前提到的共享单车,在2年前是不存在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此可见,创新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工艺创造,也包含行为方式的创新。

当我们想到“支付”一词,我们会想到如何实现付款,所以创造了移动支付。这也是我认为中国拥有超强创新力的原因。当人们产生一个新想法并想要尝试将其实现,就会探索很多可能性。

10年前,人们对共享单车或移动支付等概念还一无所知,但现在遍地开花。随着中国的创新能力持续增长,依我之见,5年或10年后中国的变化将无法预测。因此,我们一定要时刻留心周围的变化。

新华网:中新两国将如何在创新领域开展合作?

麦康年:新中两国已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新西兰所有大学与中国大学均建立了合作关系。近日,我与新西兰一所大学的代表会面,该代表是北京大学新西兰中心的新任外方主任。北大与新西兰多个大学联系紧密并开展合作项目,互派学者进行学习交流,将有力推动两国的创新合作与发展。

目前,新西兰设立了3个科学合作中心,致力于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新西兰已在医疗和非传染性疾病等方面与中国展开合作。

此外,我认为环境科学同样是一个重要领域。新西兰人民珍视自己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国也拥有宝贵的环境资源,越来越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新中两国在创新领域具有许多共同之处。

新华网: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根据您的观察,中国40年来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麦康年:4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超过普通人的一生所见。在此我仅举几例加以说明。首先,中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建筑、汽车、高铁、高速公路、人们的穿着打扮和饮食方式等,都在过去40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是一朝一夕发生的突变,而是稳定且持续的发展。

其次,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天的中国是开放型社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不同的新鲜事物,在日常生活中享受成功果实。中国的巨变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硕果。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值得学习与效仿。

新华网:这些巨变会对世界产生影响吗?

麦康年:现在,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人民更加富有,与世界联系越发紧密、互动频繁,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世界产生广泛影响。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如今,中国游客去往世界各地,许多中国游客选择前往新西兰旅游,这是我们期待看到的。我们期望未来更多中国游客可前往新西兰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两国人民间的交流互访在40年前是难以想象的,而在今天已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华网:您提到旅游,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对出国旅游的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请问大使先生,您的国家将会推出哪些便利化措施和特色旅游吸引中国游客?

麦康年:当然,我们总是想采取一些办法来吸引中国游客前往新西兰观光旅游。明年恰好是中国-新西兰旅游年,我们也为中国游客提供了一些便利化措施,比如从去年开始,中国游客可获得最长5年多次往返签证;我们还向中国游客开放了自助通关系统,更快捷地通过海关和移民检查。

新华网: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麦康年:在我看来,中国经济会持续向前发展。如今,世界所有经济体都面临重重挑战,如人才培养、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等问题。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共同面临着上述挑战。但我认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在决策方面拥有过人的智慧,他们意识到了所面临的困境,正在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也许前方不是一条坦途,但我确信,中国经济前行的方向十分清晰。(栗一星 刘梦姣)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