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春节消费折射经济转变 外媒:电影旅游火爆 传统商品失宠

外媒称,中国传统的春节消费热潮持续到了狗年,高科技消费品在像电影和外出就餐等节日活动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据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月23日报道,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月15日至21日的春节期间,餐饮和购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0.2%,达到约9260亿元人民币(约合1860亿美元)。类似扫地机器人等消费品尤其受欢迎。

此外,中国票房收入也飙升了52%,其中本土喜剧“捉妖记2”和“唐人街探案2”领衔票房。国家旅游局说,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12.6%,达到4750亿元人民币,东南亚国家依旧是最热门的出境游目的地。

报道称,继春节假期之后的首个工作日,随着旅游和票房数据的强劲增长,与旅游和电影相关的在岸中国消费股票也紧跟上涨。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他们预计2018年票房收入增长将超过25%。

报道称,这些开支数据凸显了中国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长期转变,以及摆脱了老式的投资和出口推动的经济增长。

北京民生银行研究员温彬(音)说:“近年来,在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如电影院和电信等领域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年轻人现在可以更好地享受娱乐服务,这将有助于提升未来的整体消费。”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2月22日报道,假日期间,上海有代表性的旅游胜地“豫园”每天接待游客达20万人。“昨天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儿,今天转战这里”,20日下午,来自安徽省的一位父亲拉着儿子的手,在挂满灯笼的商店街上漫步,头上还带着在迪士尼乐园购买的三角帽。此外,跟着导游的三角旗行走的团体游客也引人关注。

报道称,一般认为,与10月的国庆节不同,春节期间一家人回老家团聚的情况很多。但近年随着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同时中产阶层收入持续增长,一家人一起外出旅游的家庭也在增加。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春节期间赴海外游客达到650万人,将创出历史新高。日本的羽田机场的国际航线航站楼在长假的最后阶段,因享受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的回国高峰而一片混乱。

此外,回乡探亲群体的娱乐消费也表现强劲。据中国电影调查公司“艺恩咨询”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票房收入超过50亿元,比1年前增长6成。电影院观影人数自2016年至2017年初增长乏力,但近来由于热门作品的续集持续上映等推动而迎来快速复苏。

同时,电子结算和电子商务普及等消费模式的变化更加明显。借助腾讯控股运营的智能手机结算服务“微信支付”,7.68亿人利用红包功能互赠“压岁钱”。据第二大电子商务企业京东集团在春节前汇总的统计显示,水果等生鲜食品的订单翻了一番,往老家等邮寄礼品的用户正在增加。

另外,旅游等“体验型消费”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传统型的商品销售增长乏力,原因之一是房地产价格上涨乏力导致的财富效应缩小。(编译/王天僚)